WHO关注的细菌耐药变迁

作者:  时间:2018-08-23  热度: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英春教授团队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0年数据,为我们了解临床重要细菌耐药变迁提供重要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2月发布的首份抗生素耐药“重点病原体”包括:

  由于菌株数量的原因,本文仅对我院近10年常见6种细菌的耐药变迁结果报告如下。

  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从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46168株非重复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6679株,鲍曼不动杆菌6422株,肠杆菌科细菌2400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1046株、肺炎克雷伯菌6034株),屎肠球菌23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056株和肺炎链球菌652株。

  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或VITEK-MS质谱仪,药敏试验采用2016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或Etest法。采用WHONET 5.6版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1)本院CRE检出率从2007年的1.9%上升至2016年的5.3%。其中ICU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从2007年的4.4%上升至2016年的43.6%,其显著上升可能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增加、感染控制等有关。

  (2) 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从2007年的52.8%上升至近5年的67.9%~75.7%,ICU患者CRAB检出率近10年来一直较高(72.3%~93.6%)。

  (1)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检出率近10年维持在1.3%~4.7%之间,变化不大。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主要在ICU和内科患者中被检出。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近3年维持在3.6%~4.9%。

  (2)成人非脑膜炎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近10年维持在0~6.5%。

  (3) 近10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变化不大,分别为49.5%~56.2%、25.4%~33.9%和17.4%~32.1%。

  (1)本院MRSA的检出率明显下降,从2007的56.5%下降到2016年27.0%。可能与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和消毒隔离、以及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量下降等有关。

  (2)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株的检出率近10年有所下降,从2007年的38.2%下降至近5年的16.8%~23.1%。

  目前临床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治疗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的出现给公共卫生带来了重大威胁,且给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带来巨大挑战。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细菌耐药监测水平,实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接触隔离、主动筛查、环境消毒、去定植等至关重要。

  作者:张小江,张辉,杨启文,王瑶,王贺,孙宏莉,刘文静,张丽,赵颖,刘亚丽,郭莉娜,窦红涛,肖盟,徐英春

  文章来源:协和医学杂志,微信公众号:xieheyixu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