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老化程度或可早期鉴别症与双相障碍

作者:  时间:2018-07-18  热度:

  本项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研究显示,早期症已伴随着神经结构的改变,患者的大脑较实足年龄衰老2.64岁,而双相障碍患者的大脑年龄与实足年龄大致相当。

  症与双相障碍具有早发、易迁延为慢性、易复发等特点, 是世界范围内及的重要原因。另外,这两类疾病往往在首次出现症状数年后才能得以正确诊断,两者之间也容易混淆,进而导致治疗的推迟,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早期发现症及双相障碍的性生物学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尽管存在很多重叠,但症与双相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差异也较为明显,有助于鉴别诊断。具体而言,症常被视为一类神经发育性疾病;患者常存在产科并发症、微小异常、神经系统软体征,以及早期发育、社交及认知延迟,并表现为学业表现较差及功能受损。脑影像学提示,症患者存在与年龄相关的灰质加速丢失;换言之,即便在病程的早期,症患者的大脑年龄即大于实足年龄。

  另一方面,与症不同,双相障碍往往不伴有神经发育方面的问题,患者通常无微小异常及先天性畸形,病前功能处于平均水平甚至更高;还有显示,疾病早期患者部分脑区灰质体积反而更大。基于上述现象,研究者推测双相障碍患者的大脑年龄与实足年龄相当。

  日前,来自、捷克、多所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旨在基于机器学习手段探讨症及双相障碍早期大脑年龄与实足年龄的差异。该研究于12月20日在线发表于Schizophrenia Bulletin(影响因子 7.575)。

  本项研究报告共包含两项关联性的研究。第一项研究中,研究者纳入了43名首发症谱系障碍(FES)患者,年龄15–35岁,首次接受科住院治疗,入院前未用药,病未经治疗的时间<24个月,同时纳入了43名对照。第二项研究中,研究者纳入了双相障碍患者的96名子女,其中48人罹患双相障碍,另外48人未患病,另纳入了60名对照。研究者使用包含504名健康对照的样本对相关向量回归(RVR)模型进行了训练,并使用该模型计算了上述两项研究中受试者大脑年龄与实足年龄的差距(brain-age gap estimate,BrainAGE)。

  症早期,患者已出现BrainAGE得分的升高,提示大脑老化加速,而双相障碍则无此现象。事实上,FES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的结构性改变,导致其大脑较实足年龄衰老2.64岁。上述结果与既往认知、发育及脑影像学研究结论一致,进一步提示症的神经发育成分超过双相障碍。一种可能性是,BrainAGE得分将有望用于早期鉴别症与双相障碍,但仍需研究加以复制。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