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艺人翟天临因在直播中,回答网友提问时,不知“什么是知网”,被质疑博士学位论文造假。
随后,翟天临在网友质疑微博下留言,称自己当时只是在开玩笑,并自侃:“我说我不知道1+1=2也有人信吧。”
8日,翟天临工作室发表声明,辟谣“学术不端”等传言,称学位完全符合校方要求。
据@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 消息,翟天临同一届的博士答辩名单,除了他之外的19人都能在知网搜到论文,只有翟天临论文并未被收录。
而2月9日,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了他在知网上查翟天临论文“查重率”的结果图片,这些图片显示翟天临的论文《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文字复制比达40.3%,总字数2783的文章中重复字数1125。
与该文相似的文献包括《白鹿原白孝文人物分析》和《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白鹿原之白孝文论》。
中国之声曾报道,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标准,毕业论文重复率在10%-25%不等,基本可以被认定为抄袭,无法参加毕业答辩。很多高校都是以20%的重复率作为Pass的标准。即便是通过对已发表材料的组织、综合和评价来澄清问题的文献综述型论文,也得遵循该标准。
《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白鹿原之白孝文论》出自于2006年4月20日的《黄山学院学报》。
“明星博士的工作室声明其没有学术不端的问题,但我十几年前却被其整段整段的抄袭,事实胜于雄辩。”
北青报记者从“知网”购买了翟天临的《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该文发表于2018年08期的《广电时评》。
据新京报,2月10日,四川大学学术诚信与科学探索网(川大官网下二级网站),将翟天临纳入“学术不端案例”公示栏,帖文更新时间为,“2月8日20:27”,标题为《翟天临博士毕业却不识知网?工作室与本尊齐回应》。
作为演员的实践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材料,学术亦能为表演提供或多或少的理论指导,若能将二者兼顾和融合,当然是好事。
但演员有作为演员的职业素养,学者亦有作为学者的最低门槛,要兼顾二者需足够的能力和精力。
只要有一重身份是缺斤少两、底气不足的,那这苦心经营的“演员里学历最高的”和“博士里最会演戏的”双重人设都会被“一波带崩”——光鲜学历沦为笑柄,而他作为演员的天赋和努力也会被“反噬”,因学术失信而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