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研究方法课程作业——历史研究方法在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启示

作者:  时间:2018-11-22  热度:

  历史研究是对过去出现的事件、人物、机构等的事实和原因以及它们对社会或某个领域的影响的研究。

  目的不是简单罗列历史事实,而是对该学科发展历史上有意义的现象作出解释和概括。

  历史研究中使用的历史事实被称为历史证据,它们是历史研究赖以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的基础,也是历史研究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的基础。

  历史证据可以分为第一手证据和第二手证据;(第一手证据就是由当事人或目睹者亲自撰写或留下的证据;第二手证据是由当事人或目睹者以外的其他人撰写或留下的证据。其中第一手证据主要包括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档案、政府或团体等公开发表的文件、私人记录、私人公开文件、对当事人的访问调查以及当时的公开报道。)

  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有意证据指那些专门为了提供历史证据而撰写的资料,其中典型的有回忆录、自传、公开发表的资料、对当事人的访问调查以及某些公私档案。无意证据指那些为了别的目的而撰写或留下的,但在以后被作为历史证据的资料。)

  文献综述研究是指对一个专业学科或专门领域(甚至某一具体研究方向或课题)在某一时期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分析和评述,以阐明该学科或领域的基本状况和进展。

  最基本的目的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组织整理和分析评判,从而系统简要地描述特定时期内关于特定主题的研究活动和结果,以帮助人们了解该学科或专业领域的进展。

  历史研究方法(特别是文献综述研究)在专业学科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在档案学研究中也是如此。

  此类关于档案学研究的综述性论文大多都有比较明确的主体范围、时间范围,是在确定的主题和时间范围内广泛地收集公开发表的相关档案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理论体系来系统化地组织整理收集到的文献,最终以批判的角度来对文献表达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得出结论。

  下面就一篇关于运用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档案学问题的论文详细分析历史研究方法在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

  《我国档案“后保管”模式研究综述》(马帅章,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5期)

  这篇论文对我国档案“后保管”模式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分析了我国档案界关于档案后保管模式的研究特点。从研究的时间跨度、研究文献的文章发表情况、研究主体及研究主题等层面进行了梳理,并论述了我国档案后保管模式及思想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

  这篇论文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档案“后保管”思想的提出与发展,第二部分对我国档案“后保管”思想及模式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这部分,作者对有关“后保管”研究的文献数量与时间、文献类型、文献的发表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第三部分作者对我国有关“后保管”模式研究的文献分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其中主题有“后保管”思想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影响、后保管模式背景下对基础理论的重新审视、后保管相关概念解析等;最后,作者进行研究深度综合分析,指出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这篇论文是一个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在档案学研究中运用的典型案例。

  第一,历史研究方法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实,而是要对有意义的现象做出解释和概括。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要能说明某一历史现象的“怎么样”和“为什么”,并据此来验证和推翻某个关于该历史现象的理论,然后再通过该理论来指导对一般范围内或现实环境下有关现象的解释与操作。历史研究结论的指导意义在于它能够说明:“在这样的条件下这种现象因为这样的原因以这样的方式运动”,而且“在类似的条件下相同的现象也可能因为类似的原因以类似的方式运动”。

  第二,重视文献综述研究的价值,同时要避免走入文献综述研究的几个误区。文献综述研究是一种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文献进行的“再研究”,就像是路标,它可以帮助读者识别研究的起源与进程,告诉读者哪些作品是未来研究最重要的根源。重温前人所做的研究,可以使研究者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研究什么、可以研究什么。批判性文献综述犹如清晰的研究地图,它帮助研究者总结以前的研究信息,指导研究者以后的研究路线,推动研究或知识向更深层次发展。文献综述研究意义重大,但也容易让研究者走入误区,比如,有的文献综述研究所收集的文献是不全面的,其总结出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如果不加鉴别的相信,就会误导研究者忽视某些重要的问题,而将某些不重要的问题反复研究。还有,文献综述研究虽说是要用批判的角度来对文献表达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但也不能对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大做文章,应该客观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如果只是一味地批判,就会使已有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被掩盖,也可能误导研究者忽视其价值。

  第三,文献综述研究与档案管理工作也有密切联系。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总结分析档案学理论研究成果,在实际档案工作中,特别是档案编研工作中,也要广泛地用到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企业大事记、企业组织沿革、专题概要、历史综述等档案编研成果,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文献综述,即在广泛收集有关某个企业、某个历史事件的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研究档案内容,经过整合分析,编写参考资料、汇编档案文件、参与编史修志、撰写论文专著,以达到保护档案史料、方便利用、传播文化等目的。

  第四,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缺陷和优点,关键看如何在运用过程中扬长避短。历史研究的对象是过去的人物事件,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研究环境、测量手段没有任何控制,历史研究依赖历史证据,研究者没有构造证据的余地,这种情况给历史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历史研究效度上存在多种威胁并不就完全剥夺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取消了历史研究在获得知识发展科学上的作用。采用综合观察与分析多重因素及其影响的方法,就比较适合对历史环境中复杂的现象进行研究,历史研究还系统地引入了若干控制误差和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的方法,以提高历史研究的信度效度水平,历史研究还是有可能达到所要求的信度效度水平,达到和证实其科学性。由于历史研究缺少其结构和过程中规范严格的控制机制,在很多时候极大地依赖研究者本身的科学态度和训练来对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

  第五,从历史研究方法中更体现出研究活动的严谨性。在历史研究方法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对于历史证据真实性、相关性、实质性、完整性等的判断都必须建立在严密的鉴别评价的基础上,文献综述研究可以没有自己的创新性观点,但在文献收集,数据分析,资料总结评价过程中都必须有客观严谨的态度,否则就可能造成研究成果的不准确甚至错误。这种态度应该推广到整个研究活动过程中。

  第六,研究同一问题不能单靠一种研究方法,往往需要多种研究方法并用。针对某一具体待研究的历史问题,往往单靠历史研究方法不足以将问题全面多维的揭示并剖析,应该采用其他研究方法辅助历史研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比如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在历史证据的内在和外在评价中加以运用。系统研究方法也可以在历史研究方法运用过程中对历史证据的真伪在某个系统中加以检验,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