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的构思与常用结构

作者:  时间:2018-08-17  热度: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因此,作者在写论文前,要围绕主体展开构思。

  2、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构思论文的布局前,首先要了解论文的组成部分,总的来说,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

  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你的贡献:a)题 X 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 A、B 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 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 D;e)D 的基本特征,和 A、B 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 D 比 A、B 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 (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Our Solution--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3、要作读者分析: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 ,多作读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

  2、串式结构:将所选取的材料依次排列,各材料单元之间有依次的逻辑关系,不可随意调换。串式结构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制约型串式结构,其模式示意如下:A1 A2 A3 An(即:无A1,便无A2,余类推)。

  4、复式结构:实际上,在撰写论文时,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一种模式。应根据论文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构思有关阐析、推理及反驳等论证的实质部分如何穿插安排、展开,才能全面、准确、简明地说明问题,可以灵活运用 复合型结构 。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