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宝典SCI作图全攻略科坛人士务必人手一册

作者:  时间:2020-01-22  热度:

  屋主低语:今日授你武林绝学,有此SCI插图宝典,必能独步科坛,笑傲江湖。

  字体大小:没有严格限制,尽量7-12号字(注意此处所说的是在打印分辨率下的字体)

  色彩模式:CMYK或RGB模式,一般来说,CMYK也称印刷色彩模式,也有期刊要求RGB色彩模式,具体可看杂志要求。注意,灰度图请使用灰度模式。另外请使用8位颜色通道。

  图片总宽度8cm,图高无限制(不要过高,难以排版)。图片两边留白不能过多。宽度可略小于8cm,其右边可留不足1cm空白。

  一个软件助你飞檐走壁:Adobe Illustrator!科研论文中几乎所有的图片排版、编辑、文字、线条、色彩以及你想的到的功能,都可以用这一个软件完美实现(可以精确到描点的那种~)

  无论你的图片是由什么软件制作,如Graphpad、SigmaPlot、Origin、SPSS、Excel,请统统最后放到AI中再做统一修改 (批量处理功能强大到窒息)

  小伙伴们千万不要心满意足的单张图片生成一个TIFF就完事了,一定保存好每张小图可编辑格式(如emf格式)的原始文件,这类文件导入AI中可快速批量编辑。

  敲黑板!拼完所有的图以后,导出pdf/TIFF后,一定要同时另存成一个*.AI格式的文件(投过稿写过标书的小伙伴一定知道此处省略的五百字血泪史)

  良心推荐:LZW无损压缩。单个图片大小不要超过10MB,如果单张图压缩后仍然过大,应重新制作或考虑拆分成2张图。

  TIFF/EPS格式:分辨率至少600dpi;采用LZW无损压缩可大幅减小文件大小。Spss及Graphpad等生成的图表可以直接导出成PDF等矢量图格式。

  TIFF/EPS格式:分辨率至少300dpi;采用LZW无损压缩可大幅减小文件大小

  隔壁实验室小王内心窃喜:这难不倒我!图片达不到分辨率,编辑软件可以强行放大嘛~

  敲黑板!请务必使用清晰的原始图制作插图~截图更是不可取,明显无法达到印刷分辨率。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必须截屏,不要随意的采用QQ截图类窗口截图,这类截图由于分辨率低下,对图片的压缩需要特别留意。可以采用系统自带PrtScn,保存为TIF或BMP格式(BMP格式不对截图进行任何压缩),便于后期制作插图。所有图片应导出成矢量图格式再行编辑。其他小细节:实物标本图上应有标尺;显微镜/电镜/病理图片应有放大倍率或标尺;最终要印刷成黑白图片的插图,先转换成灰度模式。

  点评:科研道路千万条,标准流程不能少。SCI论文图片制作,请认准“三步法”。

  登录目标杂志网站,寻找“for authors”字样,如“Guide for Authors”、“Information for Authors”,认真阅读投稿要求,寻找关于“figures”的内容。其实杂志种类千万,对于图片要求都是一致的,只要按照高标准来制作,达到印刷需求即可。

  当各实验数据基本集齐,就要进入整理数据阶段,建立一个命名为Figure的文件夹,设立Fig.1、Fig.2子文件夹,便于管理及修改图片。养成良好的存放文件及命名习惯,并尽可能的获取更高清的图片。

  对于每一张小图(即ABCD)在合理允许范围内优化好光线、明暗、对比度,并根据插图类型判断每一部分分辨率,并用Photoshop等软件调节每部分图片尺寸及分辨率,保存以备最终拼成每张完整大图。

  上图由于拍摄原因色差较大,整体看上去很不协调,可以整体调整颜色明暗使色彩更一致。这样的调整是符合科研规范的。

  再次重申!我们抵制一切违反科研规范的人为修改、拼接、伪造数据行为,科研诚信,重于泰山。

  再次提醒,如果用AI编辑,在这个步骤中,请一定注意使用菜单中“文件”→“存储为”*.AI格式的原始图片(注意勾选“包含链接文件”)因为后面你会发现,可能Fig.1A变成了Fig.2B, Fig.4审稿人觉得多余,同时让你补充一个Fig.8,整个文章图片都要变的时候,如果你留有AI格式的原始图片,操作起来真的是太方便了!最后,通过菜单“文件”→“导出”导出指定分辨率的tif格式的供投稿的图片。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