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文史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早年闻一多曾加人文学社团“新月社”,并先后执教于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皖南事变后,他积极投身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斗 争之中。
1946年,闻一多在昆明发表完最后一次演讲之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给予闻一多“一生在追求美,不止是形式上的美,而是 精神上的美、真和善。他痛恨虚伪,勇于接受批评,有真性情,有骨格,敢 写,敢说,不做好不放手”如此之高的评价,实在是名副其实。
闻一多的诗是其艺术主张的实践。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特别擅长在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中变换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 配以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等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更像一 幅幅完整的艺术品I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而失去了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
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闻一多在北 京清华学校就读期间,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以及第一首新诗 《西岸》等一系列优秀作品。闻一多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和古典文学论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
答:好象是秋季。 《芙蓉楼送辛渐》中诗人贬官江宁期间,送别友人辛渐回洛阳时所写的。详情
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详情
答:郑成功,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澳门》是闻一多 1925 年 3 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 组 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其余六篇分别为《香港》、《台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