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学院两论文为港争光

作者:  时间:2018-08-12  热度:

  图:中文大学医学院两项瞩目研究文章,分别为莫树锦的肺癌研究及陈君赐与卢煜明的鼻咽癌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为港争光!全球顶尖医学期刊《新英伦医学杂志》选出今年度十大最受瞩目研究文章,中大医学院在过千文章中脱颖而出,更连中两元,成为亚洲唯一上榜的学府。获选研究文章分别为由肿瘤学系系主任莫树锦率领,为肺癌基因突变开创新治疗模式,令病人的存活期增加一倍;以及由化学病理学系教授陈君赐、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卢煜明领导,透过检验血浆内的DNA,提早在患者未有病徵时确诊鼻咽癌,大幅增加患者治愈率,为癌症病人带来新希望。大公报记者 赵凯莹

  《新英伦医学杂志》每年平均收到5000份研究论文,经严格筛选及检视后,只会刊登当中百分之五的最优秀文章,并每年在所有刊登的论文中选出十篇最受瞩目研究文章,而今年度入选的十篇文章中,两篇来自中大医学院。

  其中一项研究,就是由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系主任莫树锦率领,团队成功研发新一代标靶药,对抗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变异的肺腺癌患者,在接受一线标靶治疗后出现的基因突变及抗药性。

  癌症无恶化的存活期,可有效延长逾一倍,由传统化疗的四个月,延长为10个月。

  莫树锦称,不少患者在接受一线标靶药后,病情受基因突变影响恶化,而研究重点在于指出持续监测肺腺癌病人癌症进化的重要性,检测是否出现基因突变,并对症下药。

  另一项研究由中大医学院化学病理学系教授陈君赐、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卢煜明领导。陈君赐称,鼻咽癌在第一、二期并无病徵,八成患者于确诊时,病情已达第三、四期,并有一半人会翻发及死亡。

  团队于三年前为逾二万名无鼻咽癌病徵的市民进行检测,透过分析血浆内的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DNA,发现其中34人患有早期鼻咽癌,由于是及早发现,治愈率高达95%,大幅增加康复机会。陈君赐称,中大目前已把技术授权予一间生物科技公司,未来将提供检测服务。

  卢煜明称,团队现仍在检讨有关研究,例如血液筛查的频率,团队又计划为该二万名参与接受检测的港人,再进行一次检测,跟进情况。

  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对研究成绩表示欣喜,他称学院内有许多杰出学者,努力钻研和拓展领域,并将科研结果转化为临床治疗方案,造福社会及患者,当中不少更在医学研究及医疗技术发展上取得区域性及世界性首例。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