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肝性脑病的治疗及预防;
1.治疗:肝性脑病目前无特效疗法,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消除诱因。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短期禁食蛋白质,灌肠或导泻,口服新霉素、甲硝唑或乳果糖等抑制肠道细菌生长的药物。
(3)促进氨和假神经递质等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可选用:①降氨药物(谷氨酸钾、精氨酸等);②支链氨基酸,③GABA/BZ复合受体的拮抗药。
(4)肝移植。
(5)对症治疗:①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时纠正缺钾和碱中毒;②降低颅内温度,减少能量消耗,保护脑细胞功能;③保持呼吸道通畅,深昏迷者器官切开排痰给氧;④防治脑水肿,静滴甘露醇等脱水剂;⑤防治出血和休克,静滴维生素K1或输新鲜血;⑥偶可用腹膜或血液透析以减轻氮质血症。
2.预防
积极防治肝病,避免一切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
☆☆☆☆☆考点8: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急性肝性脑病患者起病数日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慢性肝性脑病多为门体分流性脑病,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终末期昏迷逐步加深,最后死亡。临床上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自轻微的精神改变到深昏迷分为四期:
1.一期(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2.二期(昏迷前期)
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定向力与理解减退,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Babinski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3.三期(昏睡期)
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扑翼样震颤可引出,锥体束征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4.四期(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起;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有阵发性惊厥和唤起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没有任何临床出现而被视为健康人,但在驾驶车辆时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患者脑电图正常,而听觉诱发电位(AEP)可出现异常。
肝功能损害严重时,有明显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臭、易并发感染、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