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男,26岁,腰腿痛1年,查体:脊柱侧凹畸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左小腿外侧感觉减弱,诊断是( )。

作者:[!--writer--]  时间:2009-08-02  热度:

☆☆☆☆☆考点1: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述结构的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临床等点为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

    1.临床表现

    1)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常为单侧,亦可双侧同时发病。

    2)肩部某一处疼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肢不能梳头、扣腰带,如增大活动范围,则会发生剧烈疼痛。

    3)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岗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肌腱、喙突、肩峰下均有明显压痛。与颈椎病不同的是没有涉及前臂和手的根性疼痛,定位体征不明确。

    4)年龄大者X线片上有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

    2.鉴别诊断

    1)颈椎病:可有肩部症状、也可继发肩周炎。二者主要鉴别点是颈椎病时往往有前臂及手的根性疼痛,且有神经定位体征。此外,头颈部体征多于肩周炎。

    2)肩部肿瘤:较少见,但后果严重,中老年的疼痛进行性加重者,应注意要摄X线片鉴别。

    3.治疗

    1)肩周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需时1年左右,但有的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疼痛广泛时可采用理疗,改善症状。

    3)疼痛局限者,可使用药物局部封闭,缓解疼痛。

    4)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5)不论病情轻重、长短,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以不引起剧痛为限。

  ☆☆☆☆考点10: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的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根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腰45,其次为腰51或腰34,临床分为四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临床表现:

    1.病史:常有外伤或搬、抬重物后腰部突感疼痛史。

    2.症状

    腰痛伴有坐骨神经痛是主要症状,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为91%。疼痛主要在腰背部或腰骶部,反复发作。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腰45,和腰51椎间隙。疼痛为放射痛,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直至足跟部,可因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使疼痛加重。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痛觉减退,患肢麻木,肌瘫痪,或出现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等马尾综合征。

    3.体征

    1)行走时脊柱侧凸,骨盆倾斜,腰部活动受限。

    2)突出椎间隙的棘上韧带或棘突旁有压痛。

    3)椎旁有局限性叩击痛。

    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仰卧位伸膝被动抬高患肢在60°以内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其阳性率约90%。若在直腿抬高试验出现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又出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5)神经系统症状:80%患者有感觉异常,70%75%的患肢肌力下降,有的出现反射异常,如踝反射或肛门反射的减弱或消失。

    4.特殊检查

    1X线平片:可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

    2X线造影:脊髓、硬膜外造影,脊髓静脉造影等方法都可以间接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及其程度,且准确性达80%以上。由于这些方法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3B型超声检查虽简单无损伤,但定位困难,尚待进一步研究。

    4CTMRl检查:CT可显示骨性椎管形态,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等,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MRl除有CT的优点外,尚可更清晰全面地观察到突出髓核与脊髓、马尾神经、脊神经根之间的关系。

    5)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及体感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伤的范围及程度,亦可观察治疗效果。

    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来诊断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并不困难。但对多数引起腰痛、腿痛及少数可同时有腰腿痛的其他疾病应予鉴别,以免延误治疗。

美文.分享

人喜欢

没有了没有了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