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国人提出的新征象脑血肿扩大预测看「岛征」

作者:  时间:2018-07-07  热度:

  针对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扩大预测问题,既往有多项研究针对影像学征象进行了探讨,例如研究认为点状征阳性提示血肿扩大的可能。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团队在Stroke上发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预测征象——岛征,为临床医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指导治疗提供了新的信息。

  脑出血患者比例占所有卒中类型的10%~30%,死亡率高,1个月的死亡率在30%~50%之间,半数的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大约有1/3的患者会出现早期血肿扩大,这是脑出血患者功能下降和死亡率增加的预测因子。

  近期的研究显示,脑出血是一种动态事件,对存在血肿扩大风险的患者进行早期识别是十分重要的。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团队等人提出了“岛征”,并冠以第一作者李琦的名字(Li Qi island sign),以描述血肿边缘极度不规则的形态,并对这种征象的预测价值进行了研究。

  图1 研究第一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李琦副教授(图片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信号)

  散在的小血肿(分离的“岛”)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与主要血肿分开。与主血肿相连的小血肿(相连的“岛”)应呈泡状或芽状,但不能是分叶状。

  D:基底节出血并突入脑室的患者,可见4个泡状或芽状的小血肿与主血肿相连,另有1个单独的分散小血肿

  B:形状不规则的壳核出血,血肿呈分叶状,三角箭头所示不是“岛”,微小的脑内出血点(长尾箭头)也不被视为单独血肿

  近日,Barras等人的研究发现形态不规则的血肿可能增加血肿扩大的风险,并将血肿形态分为5类,而岛征则是对形态不规则程度标准的细化,代表的是血肿边缘极度不规则的一类。两种标准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图4)。

  研究者共纳入了252例脑出血患者,患者在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完成了基线时CT平扫,后续的CT复查在首次CT扫描后30小时完成。研究排除了在CT复查前进行了手术的患者,以及继发于动静脉畸形、头部创伤、脑动脉瘤、脑肿瘤和脑梗死后出血性的患者。

  研究中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由2名富有经验的医师在不了解患者病史的情况下盲法阅片,评估患者岛征的存在与否。在90天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功能预后,mRS评分≥3的患者被认为预后不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岛征和早期血肿扩大及患者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

  ➤ 岛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性为44.7%,性为98.2%,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77.7%;

  识别血肿扩大和预后不良的影像学预测因素,对于选择合适患者早期接受积极手段的治疗非常重要。点状征是一种可靠的预测指标,但需要CT血管造影的支持,这种检查在不同的医疗机构的获取难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人们需要一种基于CT平扫的可靠影像学标志物。

  现有的CT平扫相关影像学标志物主要着眼于血肿本身的不均一性,以往有研究作者将血肿形状分类为圆形和不规则形,然而这种分类比较主观,缺乏严格的形态学标准,本研究提出的“岛征”弥补了这一不足。

  岛征是一种观察者间一致性很高的影像学标志物,研究结果表明,岛征是血肿扩大的高度性预测因子,有岛征的患者血肿扩大的风险显著高于没有岛征的患者。既往的研究提出,形状不规则的血肿与血肿扩大有关,而岛征是一种主血肿周围伴多发小出血灶的特殊不规则血肿,这与既往的研究是不矛盾的。

  脑出血患者出现岛征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研究者认为,主血肿代表了破裂血管的出血,而随着血肿的扩大,邻近小动脉出现活动性出血,引起主血肿周围的小岛出现。

  总之,岛征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平扫CT影像学标记,能够预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扩大和不良预后,或可作为一种治疗干预的潜在标志。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