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围绕着精准医疗主题,先后写了50多篇文章(6万多字)作为笔记。避免不求甚解,而自己。
在筹备第八届中美临床与医学论坛之际,回顾这些内容的同时,仍在思考什么是精准医疗或精准医学,反复琢磨NIH提出精准医疗的核心内涵和预期产出。现在NIH将精准医疗更名为“全民健康研究”项目。我们将何去何从?这是本届论坛关注热点之一。
“我们不玩儿“精准医疗”,改“全民健康研究”了。不知道你们跟的这么近,脑筋急转弯都来不及。So So Sorry!”
2015年1月25日,奥巴马总统在咨询中,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众多科学家的提议,美国生命科学界,特别是基础、临床和医学研究应面向“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PMI)。
精准医疗旨在攻克诸如癌症、糖尿病等困扰美国的重大疾病,让更多的家庭和个人享有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
在近9个月众说纷纭中,NIH 召集了一系列相关座谈和研讨会,试图诠释“精准医疗”究竟做什么?如何做?预期效果是什么?像大多数人所听到、看到的那样,几乎所有人都从自己的领域和研究兴趣来注解这四个字“精准医疗”!但又如同瞎子摸象一样,不知所云。
7月间NIH召集了研讨会,专题探讨“精准医疗”的基本核心问题,希望明确规划美国国家“精准医疗”协作架构。NIH还邀请了部分专家组成了“精准医疗”咨询委员会专门制订国家“精准医疗”协作架构,明确给出了“精准医疗”的定义如下:
精准医疗是指治疗和预防疾病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基于个体基因差异性、社会和生活方式等,寻求最有佳方法。
精准医疗指导我们从新认知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治疗中各种反馈和疗效,包括在和基因水平上、在不同下、不同个体行为和生活习惯前提下所产生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因此,精准医疗能让我们准确地理解疾病的诊断,更全面地指导疾病预防策略,更有效地选择治疗方案,以及应用创新疗法等。”
从2016年开始,争取在3-4年内招募1百万参与者成为“精准医疗“项目的研究对象。NIH相信通过研究这1百万人群样本的健康和疾病状况,将带动精准医疗的创新研究,特别是基于个体基因信息、和生活方式等三大因素来确定疾病个性化治疗方案。
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个体经济状况会左右“精准医疗”的理想化进程。现实中,个体经济状况致使许多贫穷或不发达地区居民面临着尴尬的选择!这也为今天改名“全民健康研究”埋下了伏笔和契机。
NIH认为,建立国家“精准医疗架构”将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创新和成熟技术应用以及积极政策导向,引导参与各类疾病和健康研究项目,最终将医学科学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最初,精准医疗包括了诸多核心元素,后来又进一步明确了,特别是仅预算了2.15亿美元支持精准医疗项目,包括肿瘤基因组学等,这其中美元将用于NIH招募和研究1百万人群体“样本”,可谓是杯水车薪!
NIH旨在建立“精准医疗协同合作网”,形成最大规模的人口健康群体研究样本。鼓励科学家们共享数据、生物样本等可研究性资源,协作研究和认知疾病的诱因和元素对人口健康的影响。
此次公布的“精准医疗架构”突出强调:应明确协作机制;如何邀请参与者共同参与研究;如何共享数据、生物样本信息、管理规范和政策等。
1、掌握因素、个体基因内在因素以及因素导致的基因突变等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并定量分析疾病的风险所在;
4、应用数字化和移动远程技术,监测和观察个体活动、生理体征以及因素对个体健康状况的综合影响;
在过去9个月内,尽管NIH和美国生命科学界狂热追捧“精准医疗”,时至今日,NIH才正式任命了原NIH整合医学研究所所长Dr. Briggs为国家“精准医疗”项目负责人。她的职责不仅是指挥好美国“精准医疗”的具体实施,应当讲,全球所有热衷于“精准医疗”的精英们也在拭目以待她的风向标(后来的事明了她让所有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