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最新国人研究:卒中和TIA复发风险预测又有了新指标 2017-10-27 来源:医脉通

作者:  时间:2018-06-30  热度:

  2017年10月2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潘岳松博士研究团队在脑血管病领域国际权威 Stroke(IF=6.03)上同期发表了两篇关于新指标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复发风险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两篇文章分别就应激性高血糖、β细胞功能受损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的复发风险的关联进行研究。

  美国心脏协会(AHA)对于文章的发表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赞赏,特就该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细节等方面对研究团队的王伊龙教授、潘岳松博士进行了采访、报道。

  应激性高血糖,是在急性疾病之后出现的短暂血糖增高。先前有研究表明,急性应激性高血糖与缺血性卒中院内死亡和功能预后不良风险的增加相关。然而,应激性高血糖如何更加适合急诊简便测量,以及该指标与缺血性卒中发作后新发卒中的风险之间的关联,却鲜有研究报道。

  该研究利用CHANCE研究的数据,对其中3026名同时测量过空腹血糖和糖化白蛋白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或TIA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检测空腹血糖与糖化白蛋白的比值,评价了应激性高血糖与轻型缺血性卒中及TIA患者卒中复发风险的关系。

  研究结果提示,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比值最高四分位数患者3个月内卒中风险约为于最低四分位数患者的1.5倍(风险比为1.46,95%置信区间为1.06 - 2.01),这表明应激性高血糖与患者3个月内卒中风险增高相关。进一步分析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比值与卒中风险的线性关系发现,新发卒中风险随着空腹血糖/糖化白蛋白比值较高而增加,临界值为0.29。

  先前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内溶栓治疗的不良预后相关,然而β细胞功能与缺血性卒中的临床预后间关联的研究却很少。此外,之前大部分研究是以胰岛素水平来评估β细胞的功能,然而以基于C肽和HOMA-2模型计算的处置指数(DI指数)来评估会更加准确。

  研究者通过对ACROSS-China研究中1171例无糖尿病史的脑卒中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了β细胞功能受损(通过基于C肽和HOMA-2模型计算的处置指数进行测量)与非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的关系。研究发现,DI指数与卒中复发、死亡和生活依赖性的风险之间的关联呈“L”型(如下图)。

  DI指数低的患者12个月内卒中复发、死亡和生活依赖性的风险较高(卒中复发和死亡P趋近<0.001,生活依赖性P趋近=0.01);

  调整后,第一个四分位数DI (≤43.0)与12个月内卒中复发和生活依赖性的风险升高相关,第一个和第二个四分位数之间DI(43.0 - 60.1)与12月内死亡的风险升高相关;

  对于无糖尿病史的卒中患者,处置指数最低四分位数(提示β细胞功能受损)患者12个月卒中复发风险是最高四分位数患者的3.5倍,同时,β细胞功能受损也与患者的12个月死亡和不良预后相关。

  研究提示,如同胰岛素抵抗一样,β细胞功能受损可能糖尿病卒中患者的另一可能的潜在治疗靶点。

  近年来,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王伊龙教授团队在糖代谢异常与脑卒中的关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表了Neurology 2篇、Stroke 8篇及其他若干篇。该团队利用了先前研究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应激性高血糖与缺血性卒中或TIA后新发卒中的风险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为未来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循证医学。

  这两篇文章获得了AHA前Robert Eckel教授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是一个有意义并且很有趣的研究,呼吁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关注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

  同时,Robert Eckel教授还就此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例如:如果此研究应用于更广泛的人群中,它是否能够具有普遍性?它是否能够用来预测糖尿病的发生?这些问题都值得广大研究人员今后给予更多的关注。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