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2017最新全球肾脏病健康报告显示,全球每10人当中就有1人患有肾脏疾病,而大多数人对患有肾病并不自知。
尿微量白蛋白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而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则提示肾损伤。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现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状,不易消失,应蛋白尿。
正入睡后代谢缓慢,夜间不排尿或仅排1次,显著低于白天尿量,约为24小时总量的1/4-1/3。如果经常夜间排尿超过2次以上,夜尿多于白天尿量,可能预示肾功能不全。
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分泌减少,常常合并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即使是在晚期肾脏病或肾衰竭期眼部并发症也可毫无征兆的发生。此外,慢性肾脏病常见病因—高血压和糖尿病—还可增加眼部疾病风险。
血钙和血磷升高,眼部沉积可刺激眼睛,损伤角膜、巩膜、结膜等,出现干涩、发红、疼痛、异物摩擦感。控制血钙和血磷水平,并使用滴眼液保持眼睛湿润有助于减轻症状。
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损伤视网膜小血管时,可导致视网膜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视网膜病变逐渐影响患者视力时,方可出现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视网膜血管损伤可形成瘢痕,引发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或失明,须立即治疗。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青光眼的因素,透析也可引起眼内压改变。眼内压升高可血管,损伤视神损,导致视力部分或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