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由于条件的限制,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直接从英语环境中习得这门语言。于是,我们常发现这种现象。许多学生掌握了大量词汇,谈起语法也能头头是道,考试时也能“得心应手”,发挥“出色”,但一旦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时,问题就来了,或者用词不准,或者使用语言不得体。造成运用英语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者脱离语境学英语。事实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词出现于句,句出现于语篇,而语篇出现于特定的交际场合。语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与理解。词典中对单词,短语的解释是从语境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它们已失去词语本身的具体性。词语意义必须在上下文中才能精确化、具体化。同样,一个句子可能表达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理解该句的准确意义必须结合语境。
对于每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语境的重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很多英语学习者都说过或想过,如果让我出国,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说一口纯正的英语,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走出国门,去国外感受英语学习的语境,而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呢?似乎靠语境去学习英语成为了天方夜谈,虽然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最有效也是最完美的英语学习方法
英语是为交流而不是拿证
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毕业证的门槛,国内的英语学子渐渐走进了英语学习的误区,忽略了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楚天都市报》就报道,五名“老外”日前就高考英语试题进行了“考试”,结果得分最高的为91分,最低的71分,平均成绩为79分,这样的成绩与我国高考中等成绩的学生相当。而按照“湖北省十大名师”之一的张庆圭老师的说法,“如果专门考语法,外国人甚至都有可能考不及格”。
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说明当前只靠语法学习或者题海战术,我们的英语学习能得到什么,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实际应用,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目前学子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不去提高实际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单靠题海战术,却不会读,不会写,不会说,基本不会应用,学生们学的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完全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真正的目的。
拿英语语法来说,这是让每个学英语的人感到头痛的学习难点,也是各种英语考试的重点。可实际上,语法更多的是一种感觉,是在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自然养成的一种语言应用习惯,而不该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