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术写作中作者显现度研究综述

作者:  时间:2019-11-29  热度:

  作者显现度体现了作者在写作中自我参与的程度,本文探讨了学术文体中作者显现度问题。本文检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后有如下发现:过去的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作者显现度在以英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外语的作者写作文本中出现的情况,以回答如何恰当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文化、学科性质及写作者对自我学术身份的认同是影响学术写作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以及学术论文的认可度等因素。

  梅美莲;中英文前言作者自称语语用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刘萍;尹德谟;;浅析双元结构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杨芳;;北京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吴艳红;;转换生成语法的独创性[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李涛,谭菊华;英语课堂教学中汉语的运用[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刘铁虹,孔繁秀;注重英语的文化教学[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S1期

  陈莲洁;科技英语词汇的语境性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秦龙;郭丽云;;论修辞知识对英语写作的指导意义[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蔡文辉;赵鸿瑜;;浅谈语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LIU Caiy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omskyan Transformal Linguistics and Hallidayean Functional Linguistics[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徐洁;;言语行为理论与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李清清;;语篇分析隋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幽默[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林彦;;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张慧荣;试论文化语境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徐建华;认知语言学文化模型理论与第二外语教学[D];浙江大学;2004年

  欧阳弋;运用语言迁移理论优化中学外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孙炬;班级活力: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的催化剂[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李萍;人称代词“we”在科技论文中的语用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束定芳!200083;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高君;;英汉学术语篇作者身份构建的对比研究[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张曼;;书评中“I”和“we”用法的对比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熊淑慧;;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及构建写作过程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赵颖;张晓辉;;学术论文中英汉自我提及语的差异性[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李彩霞;徐筠;;英汉学术书评的比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吴妍;;汉日人称代词受修饰现象比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林黉;;基于语料库对《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词汇的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武姜生;;大学生英语书面语篇特征的多维度分析[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郑建萍;;从系统功能语法看布什每周电台演讲主位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许卉艳;;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教材的建构调研[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杨永林;;酒神的欢愉——体验快乐英语写作[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熊淑慧;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贾晴;基于数据库的汉韩对话语篇指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肖唐金;英语情态卫星副词与语篇中的情态补充[D];厦门大学;2007年

  秦枫;中国工科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中的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彭佩;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学术写作需求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唐金灿;中国理工科博士英语学术写作之错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唐金灿;中国理工科博士英语学术写作之错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徐炜;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与国际学者学术写作中模糊负面评价的对比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许茁;英语一语、二语、外语大学生学术写作中的词块[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龙乔;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学术写作中it从句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姜旭;中英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程伟;中国学生英语学术论文中文献引用情况的探索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魏晓莉;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话语重述的语用学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