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怎么组织社会学质性研究的写作”为题,首先,依摘要、问题、理论综述、研究设计、实证发现和结论的写作顺序,就各个部分的写作原则做规范性的写作提点。接着选择三篇经典的质性研究范本,详解其中的写作要点及规范。具体包括如何理性安排写作顺序、理论文献的三种不同写作位置,以及由年代法、主题法、焦距法所构成的实证发现之写作等。这是一个规范与案例相结合的讲授,以帮助学生提升质性研究的写作技能。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文化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与教学兴趣:文化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草根中国社会研究、质性研究方法。先后在国外SSCI杂志、国内一流权威期刊及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著有《中国的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社会分层的理论逻辑》(2016年)、《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2004年)等。多部论著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社会信任模式与机制研究”(2011)首席专家。
点击“提交”后,我们会向您的邮箱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请按照邮件中的提示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