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篇中文文献综述的套路这里帮你总结好了

作者:  时间:2019-08-12  热度:

  文献综述在纵的方向上,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横的方向上,反映主要国家、主要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水平以及研究领域相关专业的最新动向。

  综述的篇幅根据题目的重要性、文献的数量以及作者的能力而定。一般参考文献在二十到上百篇不等,最多不超过一万字。

  在阅读参考文献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信息不足的问题。比如研究主题界定太过前沿,之前研究甚少,文献很难找。

  这种情况就需要扩大研究范围或者更换搜索关键词,以保证文献量足够。读的相关文献阅读越多,思路就会越开阔。或者和导师以及一些权威学者进行交流,他们会给你一些好的建议找到更有意义的研究文献。

  检索当前领域内被列为参考书目频率最多的书籍、期刊以及相关文献综述也都会对你有帮助。

  这个时候就要对文献进行筛选,尽量保留可查到全文的文献,选择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献,或者仔细将所读文献进行分类总结。剔除与自己课题关联不那么大的文献。

  注意,引用的文献是要力争全新且权威的。尽量寻找近一两年发表的文献以及权威杂志的文献。

  所引用的文献必须亲自读过全文,要直接引用文中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切忌引用原文献引用的文献。综述作者要对所综述内容完全理解,有明确的简介和良好的归纳总结才能下笔写综述。

  只有真正理解吸收所读文献内容,在引用文献的时候才会恰如其分,不会杂乱无章。在写参考文献的时候才会和文中正文所述内容一致,便于读者查阅。

  一般选择与自己科研课题相关的题目。可以选择研究课题的全面情况描述,也可就某一侧面或者某一应用方法具体描述。题目切忌过大,越具体越明确越好。

  确定好了题目之后,就可以开始收集有关文献了。收集文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可以先列出写作提纲,将小标题写好,再在每个小标题下写出要描述或讨论的具体方面和问题。标出引用的参考文献。

  按照前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几个方面将文章大致完成初稿。之后再认真推敲每个段落、每个句子。

  前言要交代清楚写作的目的、研究领域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其次阐述有关研究中的概念,最后交代清楚本综述的框架。

  主体部分可以采用按照文献发表的时间顺序描述纵向分析,也可以按照同一问题观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总之就是将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

  但记住,述而不评。对原始文献、数据、观点客观分析即可,不掺入自己的评价、预测和建议。

  简明扼要地总结全文,记得要与前言前后呼应。最后写清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前存在的分歧和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的编排是文献综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做到题目清晰、方便查找,内容准确无误。

  文献类型标识符:专著 [M]、期刊 [J]、学位论文 [D]、专利 [P];

  参考文献一般格式:[序号]作者(前 3 名用「,」分开,其他作者加 et al. 或等). 题目[J] . 刊名(外文刊名缩写),年;卷(期):起页—止页[序号]编著者 . 专注名称[M] . 版次(第 1 版可省略).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