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大地诗意清新——南平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

作者:  时间:2018-11-14  热度:

  福建,山清水秀、地灵人杰。闽北位于福建北部,东北与浙江相邻,西北与江西接壤,东南与宁德交界,西南与三明毗连,是福建通往全国的主要门户之一。自古以来,四通八达的地方,一般都是比较开放而多元的,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这种开放和多元就必然在文化上有所体现,那就是思路开阔、观念先锋。

  会上,南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龙年介绍了新时期以来闽北的诗歌创作情况,以及与会的闽北诗人。市作协组织提供了范丽娇、闽北阿秀、张平、老歪、邓漠涛、赖丹萍、空灵、陈崇勇、林燕、麦子、谢辉、张威等15位闽北诗歌作者的作品,供研讨会交流。围绕闽北诗歌写作,会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闽北诗歌根基深厚。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炳根说:郭风曾下放在闽北的浦城,因之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留下了一系列杉坊题材的散文和散文诗,也因此给闽北留下多少深切浓郁的诗情。市作家协会主席陈毅达说:闽北在历史上有深厚的诗歌基因:柳永、严羽、朱熹等或以诗词,或诗文并著,或兼擅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熠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闻小泾说:闽北诗歌的根基是很厚实的,北宋和南宋时期,闽北是福建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出了许多宰相和著名诗人。北宋著名诗人柳永对宋词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开创了有宋以来一代诗风;李纲虽是那时的宰相,他的诗也写得很不错。诗歌是文学的一类,又是诗人用文字造就的孩子,是带有作者的“基因”的。故而这种带有闽北诗人“基因”的诗歌在秋水看来有着地缘关系:因地缘关系而走在一起形成的诗群,他们的诗歌未必有着特别清晰的关联,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有道理的,他们诗歌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相关性,若仔细摸索作品的脉络,必然有气息相通的地方。

  时光飞逝,中国变化万千,而闽北所保留的纯真质朴更为诗人所青睐,这些纯真质朴的诗歌也更被大众所喜爱,就如同看惯了高楼大厦的人突然看到田园风光和古民居的怦然心动一样。哈雷说:闽北一些地方的变化算是相对缓慢的,还是山高水长、山清水秀,到处可以看到农耕时代的建筑、生活方式,能感受到纯真质朴的民风民情。我在想,正是保留下的这种质朴,往往是我们现代诗歌诗性回归的、心灵眷恋的、在我们身边可以随时撷取的非常美好的意象,用五个字来形容闽北的诗歌,那就是保留着“执拗的纯真”。

  崖虎说:南平的诗歌呈现在闽北诗歌领域上的状态是澎湃的。在研讨会上,诗人们被哈雷朗诵的南平诗人夏冰所作的《秋天的女人》所打动,触发了诗人们对诗歌写作的反思。《秋天的女人》中质朴的语言和情感,及其源于生活的诗歌的意向,带着闽北秋天的芬芳、果实的芬芳、麦穗的芬芳、稻秆的芬芳,让人们品味到这秋天的女人实际上就是岁月、是人生,因为成熟所以包容宽厚,也正因为这种包容宽厚让人生飘荡着人性美的芬芳。

  在这个网络的年代,通过文字和图片,往往未见人,先知心。有许多人认识闽北,认识闽北诗人,认识闽北诗歌,是从闽北文学论坛武夷文学网开始的。秋水说:闽北诗人的思想是开放的,他们关注的角度是多元的,诗歌语言也各有特色,他们的诗歌不但没有因为这里是一个安静而有些偏远的小城而显得拘谨或脱离社会现状,反而令他们笔下多了一分淡定和清宁。

  或许由于长期从事银行财务工作的关系,对于文字的运用,老歪有着处心积虑的算计,他的语言精确而内敛,那些来自内心深处的汩汩细流让我们时常想起另一个也从事银行工作的歌者T.S艾略特,不过前者细腻比后者粗犷来得更精致一些。带着老歪的童年印记,他的诗歌没有玄怪的故作高深,没有粗鄙的媚俗口水,像《和我的姐姐》中所呈现的怯怯伤感,用稀薄得让人心疼的数字,辗转出一沁凉而忧伤的美感。都说当下的社会喧嚣、纷扰乃至于不堪,所以在此刻,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就显得尤为难得与可贵。

  闽北阿秀的诗歌描述的多是身边擦肩而过的事物,花草树木、天气变化都进入到他的诗歌成为他诗歌的意象,他是细腻入微的,也乐得将自己交给这些生活琐事,借以描写自己那颗别于常人的隐秘的心。

  赖丹萍更多情怀被他融入到哲性的思考之中,一看便知走过不少沧桑之路。而他从岁月中所学到的都被用诗句梳理出来,诗歌给诗人带来一种心灵的自足,以诗言志,一个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通过可宣泄、可倾诉更可自省、可自勉的文字方式,书写不断演变着的自己。

  尘述的诗注重诗歌结构的编排,语言的节制与跳跃的结合,风格大胆,想象丰富。他更多地将目光投给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诗歌中有少妇、有民工,并通过诗歌语言描绘他们的生活状态,有戏剧性效果的同时,将自己的无力、无奈及对社会的揭露和讽刺都写进诗歌,视角和风格都比较独特。

  麦子的诗歌有真实的力量,文字直接却不直白,很有味道;陈崇勇的诗有民谣范,且有股子侠气,像一位大侠在舞枪弄剑,哗哗哗几下子就是一段;范丽娇的诗柔腻、温情,在她的诗中你可以看到自己;陈隐是一位有力度且喜把握概念的诗人;戴玉梅的诗节奏明快跳跃,有歌唱的感觉;空灵的诗抒情婉转,深具古典女诗人风范;邓漠涛的诗则语言质朴,直抒胸臆;林燕的诗或轻快明亮、或温婉和缓,也许是还年轻,思考中也带着青春的味道……

  80后诗人年微漾说起对闽北的印象:那就是多山,如果我们把南平当成一首诗,那么我认为山岭就是这首诗的语言。外人要读到南平、读懂南平,就必须翻山越岭过隧道。山的语言和诗的语言是相通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从山的形态到山中草木的季节变迁,这就是美感的呈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茫茫群山中一座房子、一户人家、一生农耕,这就是更深层的质感;伐薪烧炭南山中、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从山里人千百年单调艰辛的生活形态出发,继而去同情他们、悲悯他们,哀民生之多艰,这就是最高层次的情怀。

  游友川说:闽北山高林密,溪流纵横,文化意义上的闽北地图是纷繁而深邃的,相对于扁平的行政区划地图,崖壁溪谷和田间地头才更具有诗意栖居的隽永意味。

  而闽北诗人也这么想,赖丹萍:闽北的诗人一直没有离开过诗歌唯美的本质。这么多年来,他们用纯净优美的诗歌语言描绘着闽北这块最后的空中的花园,不让它被皮革或尾气所污染,让诗歌的净土保持着绿色的森林和蓝色的天空,保持着诗歌的原始和本真。他们在灵魂的家园播撒种子,他们拥有这蒲公英一样的梦想。他们的语言大多比较朴实,有白云的轻,风的轻,流水的轻,花朵摇曳的轻,甚至是睡眠的轻,正是这些轻没有惊醒那些沉浸在草木之中的翅膀,使得闽北保留着生态的源泉和这块土地亲近生命的本色。不用写,这些本身就是诗。

  2, 5位诗人的作品收入《福建优秀诗歌选(20102011年度)》(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据不完全统计,继2011年闽北诗歌创作的收获,2012年度,闽北诗歌作者已在《诗刊》《北京文学》《福建文学》《扬子江诗刊》《厦门文学》《绿风》《山东文学》《青海湖》《阳光》《诗潮》等文学刊物发表诗歌作品近百首。

  哈雷:著名诗人、《海峡诗人》主编、《生活·创造》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15日,南平市作家协会与福州文联《海峡诗人》编辑部联袂举办了“福州·南平诗歌双城记闽北诗歌写作研讨会”,福州、三明、宁德的王炳根、哈雷、莱笙、闻小泾、秋水、崖虎等10余位诗人与闽北参会的约20位诗人从不同角度对闽北诗歌现状作了个性阐述,为闽北诗歌创作提出了新的视角。哈雷:著名诗人、《海峡诗人》主编、《生活·创造》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莱......

  国家外国专家局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引智服务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合作框架协议》在京签署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