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姐投稿丨科研报告(论文)之文献综述快速入门攻略

作者:  时间:2018-11-13  热度:

  在高校中,除了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社团活动之外,大家最无法避免的便是接触各种科研报告或论文。

  而文献综述则是科研报告或论文的主干部分,小至一次课堂作业,大至毕业论文,我们都离不开对文献综述进行撰写。

  那么,何为文献综述呢?简而言之,就是确定某一题目之后,在一段时期内查阅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自己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而在这种解释下,很多同学往往理解为是对查阅的论文中的言论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

  事实上,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包括许多方面,如语言的不可重复性、引用的新颖程度等等。另外,综述的内容和形式比较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

  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

  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内容、写法这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如何快速入门撰写文献综述。

  1.相关资源推荐:由于文献综述是对前人一些文章或者观点的总结评述,而作为新手的我们急需查阅海量的文章,因此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我们一般有两种常用途径,一是图书馆,二是电子数据库。

  举个例子,在广州,无论是高校的或是市中心等地区的图书馆,不仅藏有纸质版资料,现在也开始存放电子版文章,对于急需资料的大家来说,是个好去处。

  而电子数据库,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是免费的,自家学校一般都有进行购买,但对于在外工作或者居住的同学等,可能就是需要自己购买。

  当然,可能有些同学还不知道电子数据库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收藏了最新的高校论文、学者期刊等等,一般国内的推荐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等,国外的推荐比如说有Wiley InterScience、IEEE、isiknowledge/SCI。

  2.文章引用格式:因为文献综述是对前人观点的引用,并不是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引用他人的言语是我们一般要加入尾注,注明参考文献(具体格式情况附注1)。

  并且在报告或者论文的附录,我们还要把全篇报告或论文所引用的文献的参考文献格式进行汇总。那么,这里的参考文献格式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我推荐大家可以阅读《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进行校对。

  另外,在中国知网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站自身带有的软件导出文章的参考文献(附注2)。

  1.题目关键词划分小标题:文献综述虽说是对前人观点的描述,但其根本是为课题服务的,因此文献综述小标题的划分离不开课题。

  例如在课题:科研社交网络下用户隐性获知的影响研究中,我们可将其划分为科研社交网络、隐性获知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以及相关文章综述研究。

  2.文献要新颖: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10年内的文献。

  另外,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3.表述禁止复制:一般来说,综述应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说用自己的话评议,而不是照搬前人,否则综述就只是简单的复述,且查重率太高的话一般文章也不会通过。

  4.前后呼应:文献综述虽说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而论文或报告是一个整体,因此文献综述应该照应前后文的观点,但不宜过多,点到即止。

  1.前言:一般前言是用较少的篇幅(据整篇字数而定),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等等。

  ①历史发展类(新手最容易掌握):即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总结各阶段的研究水平,并说明现阶段的特点。

  ②现状分析类(中等难度,难在查阅国外文献):即通过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最后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

  ③趋向预测类(最难):用前面两类的写法且可采用甚至综合写,在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或是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撰写文献综述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有论必有据,在阐述事实的同时更要展示自我的观点。

  虽然它难以避免,更不易写出精彩。但是许多事情,只有尝试过,才能真正体味其酸甜苦辣。怀抱一颗勇于征服,敢于挑战的心,我们深信付出汗水,必然会有所成果!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