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报告格式_学习总结_总结/汇报_实用文档。综 述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 review。它是 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 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 有的
综 述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 review。它是 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 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 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 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 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 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 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 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 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 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 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 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 综述的类型: 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 提炼加工程度、 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 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 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 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 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 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 文中 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 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 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 合分析、 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 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 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 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 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 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 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 的热点和争论焦点, 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 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 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 除了题目、 署名、 摘要、 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 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 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人 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 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 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 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部分约 200~300 字。 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 5000 字左 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 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 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 的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 有的按年代, 有的按问题, 有的按不同论点, 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 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 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 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 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 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 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 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 径。 3. 总结部分: 总结部分又称为结论、 小结或结语。 书写总结时, 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 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 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 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 行高度概括。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 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显得格外重要。它除了表示尊重被 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 更重要的是为 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 三、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综述的写作步骤。 (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 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 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 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 ②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 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 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 研究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关系不大,但乐于探索的主题;或 是科学情报工作者作为研究成果的主题。 ③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 ④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 (2)搜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 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 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 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 (3)阅读和整理文献:阅读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因此, 在阅读文献时, 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 做好“读书笔记”, 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 和想法, 摘录文献精髓, 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 阅读文献、 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的卡片 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 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 作者的实践经验,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4)撰写成文: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大纲,然后写出初 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 2.撰写综述的注意事项。 (1)综述内容应是前人未曾写过的。如已有人发表过类似综述, 一般不宜重复,更不能以他人综述之内容作为自己综述的素材。 (2)对于某些新知识领域、新技术,写作时可以追溯该主题的发 展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对于人所共知 或知之甚多的主题,应只写其新进展、新动向、新发展,不重复别人 已综述过的前一阶段的研究状况。 (3)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研究报告,必须忠实原文,不可断章 取义,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4)综述的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 历史与发展过程、 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 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线)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 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 的综述。 (6)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 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为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