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年会·1综述】学生因“发现课堂”而学会发现——北京理工附中2018教育科研年会举行

作者:  时间:2018-09-01  热度:

  原标题:【看年会·1综述】学生因“发现课堂”而学会发现——北京理工附中2018教育科研年会举行

  为了贯彻教育部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上下齐心掀起了“发现课堂”的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发现教育”主张的落实。任志瑜校长提出富有理工附中特色的教育哲学——“对发现学生而教育,为学生发现而育教”,从而引导教师从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和机械的学科能力训练中超脱出来,真正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充分发挥“真知真信真实践‘发现教育’的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智慧力量,提升集团办学品质。

  2018年1月27日,学生因“发现课堂”而学会发现——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8教育科研年会在校本部礼堂隆重举行。

  伴随着2017-2018年第一学期“发现课堂”公开课视频的展示,课程与教学中心副主任袁聪宣布,本届年会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年会共一天时间,包含三个环节:三节研究课、专家讲座和校长报告,整个大会干货满满。

  物理老师马晓欣博士的问题勾起了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马老师带给大家的是初中物理——《光学隐形探秘》一节课。在马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利用平面镜、电池、胶棒等容易获得的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设计隐形装置,实现隐藏物体并只显示背景的效果。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奇思妙想,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同大家分享,充分展示了“发现课堂”五要素“问、思、论、察、效”在课堂中的作用。

  小学部数学老师焦典通过数学绘本《小熊的鱼娃娃》步步引入,带给大家小学数学——《多种思考 玩转测量——数学绘本“小熊的鱼娃娃”》一节课。课上她带领孩子们探究鱼的长度的测量方法,体会熊妈妈的拃和熊宝宝的拃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测量出来的尺寸也是不一样的,用直尺、铅笔、数学课本和拃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让学生体会出统一标准测量长度是多么的重要。

  青年才俊姚思彧老师给高二年级学生上了一堂作文讲评的“发现”课。姚老师以《漂流书的故事——追求故事的设计感》为题,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例文的特点、不足点和可借鉴的方面,一起畅谈自己的写作构思……学生们在“问、思、论、察、效”的过程中,领略到作文设计的魅力,深度思考叙事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设计理念。姚老师功底深厚,出口成章,尤其是他讲解例文时,台上台下的“学生”都被他那浑厚而儒雅的朗读声以及他用心的教学设计而感动和触动,真可谓是一场语文作文讲评的盛宴。

  每完成一节研究课,各个学科主任和备课组长来到台上,纷纷就自己的听课感想、通过分析“发现课堂”核心要素在课堂的体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学校能够开花结果,使花朵变得越来越鲜艳。

  本次年会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弹幕评论。老师们扫描二维码,进入到畅所欲言的弹幕界面,让所有的参会老师可以实时评课,将大家的评论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年会显得高大上。本次研讨期间共有收到382条评论信息。下列是老师们对于几节课的弹幕评论。

  Pisces:“有趣的实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太好玩了,我都想做这个有趣的实验了。”

  梦幻:“非常棒的一节课!环节安排很巧妙。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兴趣引领,学中玩,玩中学,课堂结束后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

  艳秋:“老师和孩子们的声音都那么动人,孩子们那么积极回答问题,老师不断提问引导,孩子们思维活跃,行为规范。我发现小学的课堂太生动有趣了,孩子们对知识充满学习的渴望,老师的心情也是愉悦的。”

  荷风送香:“作文审题: 做良好的倾听者,审命题人意图。学会倾听才能更好表达,写作亦如此!作文讲做好的品评者,更为好的创作者! 学生写作的引路人!”

  相慧芬:“姚老师的课实在不敢妄加评论,谦逊地去学习,谢谢姚老师,期待下次帮我批阅一次作文吧![调皮]”

  本次年会利用网络报名的方式召集了10名青年教师作为教师志愿者同学生一同听课。让老师们以学生的心态去感受和体会“发现课堂“,以及发现课堂的五要素如何在课堂上体现。

  今天的年会共有四位主持人,课程与教学中心的关健主任、袁聪副主任、孟晋副主任和胡旭副主任。他们诙谐的主持风格为年会增色不少。如关健主任的段子:“大家知道今年的北京不下雪了吧,是理工附中的发现课堂太火热了,下不了雪了。”关主任的比喻让大家意外的乐了起来,会场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袁聪副主任更是利用报名听课的年轻的教师的微信问题——为什么让老师来当学生的问题的回答——吊足了老师们的胃口。

  我校2017年刚刚晋升特级教师的生物学科主任苏明学老师,是我校36年来本土产生的首位特级教师,现身说法,他以题为《自觉努力向上适境乘风翱翔——“我”的专业发展之路》,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成长之路,以及在每一个阶段被“发现”的过程,苏老师说,因任志瑜校长提出了“发现教育”的主张,有了专家的引领,自己的学术思想才有了飞跃,尤其是“发现课堂”五个核心要素的研发,更让苏老师的学术思想成熟。苏老师还鼓励大家积极撰写论文,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也为自己晋升铺平道路。

  任志瑜校长在开始报告之前为三位上午开展研究课的老师和苏明学老师颁发证书,对他们对学校的工作的支持和贡献表示感谢。

  爱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任志瑜校长以题为《学习感悟交流》给大家做了别开生面的报告。他从扎克伯格的新年计划、高二政治期末试题中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重复简单的动作达到量变质变谈起,谈了3方面的感悟:1.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2.老师营造什么样的的课堂形态,学生就会发挥出什么样的考试状态;3.要注重教学规律的探究。任校长还提出了理工附中的教育哲学:“对发现学生而教育,为学生发现而育教”。任校长给老师们播放了CCTV大型励志挑战节目《挑战不可能》中“珠心算”的片段,视频中的许妍被父母发现有珠心算的特长,并在世界级大赛中获得冠军,这与任志瑜校长提出的“发现教育“,发现学生优长和潜能高度契合,这段视频不仅让全场老师感动的落泪,更让任志瑜校长感动,充分体现出了一个教育家的情怀和为自己努力的事业的忠诚。

  整整一天的时间,老师们都感觉收获满满,非常充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理工附中兼职科研副校长徐金海谈到本次教育科研年会感触颇深,对这次年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次年会形式新,有内涵,高质量!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本次大会在学校各部门的策划下,老师们和学科组精心准备,有内容,有理论,学科主任、备课组长参与评课,全体教师也利用弹幕进行评课,参与度高,效果好。本次大会开成了一个内容丰富而充实的大会,更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于“发现课堂”的理解,加深了大家对“发现课堂”五要素“问、思、论、察、效”的理解和把握。为下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推进起了重要的作用。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