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书写担当——全市法院依法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作者:  时间:2020-03-10  热度:

  定西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依法护航脱贫攻坚是全市法院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服务大局,市法院出台《关于服务和保障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扎实推进涉贫案件审执工作。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依法审执涉贫案件1339件,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着眼为贫困群众提供贴心司法服务,进一步健全涉困难群体赡养、抚养、借贷纠纷和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劳动保险等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涉贫案件一律实行立案“绿色通道”。对当事人在偏远乡村立案不便的,设置巡回审判点,通过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开庭、上门立案、电话预约等方式,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便民服务。对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难当事人,在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引导的同时,积极协调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向394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1034.95万元。对确有实际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减、缓、免诉讼费519.75万元,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突出抓好扶贫领域贪污、受贿、挪用扶贫款物等职务犯罪案件审理工作,依法审结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8件,严厉打击了惠农扶贫资金监管使用中发生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犯罪行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截止2019年底,全市法院共受理涉黑涉恶涉霸涉伞案件50件328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78人,严厉打击了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犯罪,为全市脱贫攻坚大局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健全完善高效公正审理扶贫领域民商事案件工作机制,进一步缩短办案周期,确保及时办理、及时审结。强化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工作,市法院出台《关于加强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审理工作的意见》,对农民工起诉追索工资案件当日立案,依简便程序优先送达、优先排期、优先开庭、优先执行、优先兑付,审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3435件。加大扶贫资金清收力度,审结扶贫贷款回收及相关抵押权变现案件260件,涉案标的额7431.94万元。强化财产保全措施,用好支付令、诉前司法确认等非诉化解机制,督促债务人履行给付义务,快捷、高效催收专项贷款,诉前化解62件,发出支付令66件,敦促收回扶贫贷款464.8万元。持续加大涉扶贫贷款的指导调解、确认力度,灵活运用调解手段,稳妥做好调解工作,在确保不因诉讼而影响贫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确保了国家扶贫资金安全,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持续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工作,保障贫困群众合法权益的执行兑现。妥善处理涉及贫困群众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切身利益的执行案件,防止矛盾激化。加大追索赡养费、抚养费、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生效案件执行力度,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的移送、惩处力度,最大限度保障贫困群众合法权益,全市法院执结涉贫案件272件,金额达1122.28万元。强化案件执行与社会保障体系、商业保险体系的有效衔接,全力解决贫困当事人基本生活困难,为40名贫困当事人发放执行保险救助金87.23万元。

  全市法院共选派40名干警在18个帮扶村常年驻村帮扶,组织机关党支部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设立“天平助学基金”,开展金秋助学行动。市法院为帮扶村319名高中以上学生发放助学金61.9万元。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182.58万元,改善帮扶村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扶持发展集体经济,解决21户贫困户危房改造资金难题,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一户一策”脱贫致富项目、产业。积极开展送法律、送文化下乡,送技术、送温暖入户等活动,推动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全市两级法院将继续发挥好司法职能,持续深化“法治+扶贫”行动,筑牢脱贫攻坚“法治屏障”,助力全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