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综述论文全攻略

作者:  时间:2018-08-21  热度:

  4 综述的写作步骤选定题目选定题目对综述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题首先要求内容新颖,只有新颖的内容才能提炼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题目。选题还应选择近年来确有进展,适合我国国情,又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如对国外某一新技术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在我国的实用性;又如综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供普及和推广。选题通常有几种:一种是与作者所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选题,对此作者有实际工作经验,有比较充分的发言权;一种是选题与作者专业关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乐于探索的课题;还有一种是医学科学情报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加阅读、整理过程的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难以深入,往往流于空泛及一般化。实践证明,题目较小的综述穿透力强,易深入,特别对初学写综述者来说更以写较小题目为宜,从小范围写起,积累经验后再逐渐写较大范围的专题。此外,题目还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查阅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对初学者来说,查找文献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望;学术论文集能反映一定时期的进展和成就,帮助作者把握住当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期刊文献浩如烟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进展性资料,吸收过来,可使综述更有先进性,更具有指导意义。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远)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这样滚雪球式的查找文献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查阅文献法,许多初学综述写作者都是这样开始的。另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此外,在平时工作学习中,随时积累,做好读书文摘或笔记,以备用时查找,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然后再分类阅读。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资料应通读、细读、精读,这是撰写综述的重要步骤,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过程。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用卡片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以便为写作做好准备。加工处理:对阅读过的资料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写综述的必要准备过程。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把写下的文摘卡片或笔记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而又有确切依据,阐述层次清晰而合乎逻辑。按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轮廓,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这样客观资料中就融进了主观资料。撰写成文:撰写成文前应先拟提纲,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重点阐明,哪些地方融进自己的观点,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几笔带过。重点阐述处应适当分几个小标题。拟写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多一遍思考,就会多一分收获。提纲拟好后,就可动笔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写作中要注意说理透彻,既有论点又有论据,下笔一定要掌握重点,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但对相反观点也应简要列出。对于某些推理或假说,要考虑到医学界专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然后阐述存在问题和展望。初稿形成后,按常规修稿方法,反复修改加工。撰写综述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论必有据,忠于原著,让事实说话,同时要具有自己的见解。文献资料是综述的基础,查阅文献是撰写综述的关键一步,搜集文献应注意时间性,必须是近一二年的新内容,四五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综述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成为浏览式的综述。综述的内容越集中、越明确、越具体越好。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阅读过的原文,不能根据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间接引用(指阅读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对文献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观点、方法上的失误。

  5综述论文的遴选及审编综述论文是多篇研究成果的综合,所涵盖的内容信息量大,使读者费时不多却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国内外著名期刊很多都设有综述栏目,并给以较大的篇幅和较多的参考文献数额。综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要求比较高,只有资深的作者才可能写出合乎要求的综述论文。它要求作者对所综述的资料拥有准确的判断能力,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有亲身研究的经历和体会,以及有较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综述论文能较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最新研究的热点及新思路、新方法,对启发读者的研究思路具有向导作用。此外,综述论文的桥梁功能亦很显著。以笔者所编《生理科学进展》为例,这里的生理科学是一个大概念,几乎涉及基础医学各学科。有专家说,我读《生理科学进展》更多的是关注相关学科的进展情况,这可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因此,有人提出《生理科学进展》是生理科学各学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相信,其他刊物的综述文章也有同样的作用与功能。综述论文的审稿程序遵从一般审稿规则,但具体到某篇综述的取舍上,还是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1)在平衡比较中遴选。综述论文的资料来源于文献,可以有多个作者就同一个问题在一个时间段内分别向编辑部投稿,因此,编辑部必须对类似稿件进行权衡比较、分析,以决定取舍。如干细胞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本刊在同一时间段内收到3篇文章,经分析比较后认为它们是从不同侧面进行的综述,各有特点,故决定放在同一期刊出。又如,有关端粒酶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课题,本刊连续收到多篇同类文章,内容多有重复,结果选取了1篇投稿较早的文章,对后来者只得以已有类似稿件,请改投他刊而退稿。2)在达到总体评审要求的稿件中遴选。对一篇达到总体评审要求的综述论文应该是:就某一问题写得系统、深入,能反映该课题当前的研究水平,内容有新意,文字通顺。在这些稿件中再根据其对当前研究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进行分级优选。笔者根据所编期刊近几年来审稿人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归纳出对综述稿件的总体评价。1)对录用稿件的评价:属国际研究热点,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是该领域重大课题,内容丰富,值得刊登;国内研究较少,对开展此项工作有推动作用;介绍设计的思路及目前动态,对读者有一定启发;综述当前概况,读者将从中汲取教益;内容新颖而重要,能引起有关读者的兴趣与重视;选题很好,对立足国内走向世界有很大的鼓舞作用;目前尚在起始阶段,有利于读者了解其概貌;内容好,文献新,层次清晰,语言通顺;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重点突出,分析得当;综述较全面,并较深入,反映了当前研究状况;属前沿进展资料,有较大学术参考价值;内容具有进展性,且有作者自己的工作,值得介绍;问题有新意,且存有争议,本文提供了一定思路。2)对被退稿件的评价:涉及面太窄,感兴趣的读者不多;实验依据不足,多为推测性内容;内容分散,重点不突出,读后无系统概念;罗列文献,未作分析讨论;题目很大,但具体内容不多;国内已有不少报道,无明显特色;观点有错,原则有误,说服无力;内容肤浅,深度不够,未能反映重大进展;语言表达及结构均差,修改难度很大;资料来源可信度差,分量不够;文献未经充分消化,思路不清,前后矛盾;选题缺乏新意,内容陈旧,文字冗长;材料零散,内容单薄,说理不透;对所综述的领域不熟,写作不得要领。笔者在编辑综述稿件时发现,达到录用要求的稿件,都无一例外地要退修和编辑加工后才能刊出。当然,编辑部对稿件退修是很慎重的,一般情况下,退修的稿件即属准备刊发的稿件。

  6综述文稿的常见问题及审编编辑工作中发现,综述论文文稿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审编时须慎重处理。1根据已有的综述直译转抄这样做,难免有抄袭之嫌,因为综述论文不同于译文。在写作综述论文时,可以借鉴他人已发表的综述启发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说,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写出有别于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侧重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文献更新,补足与自己侧重点有关的和该课题最新发表的文献,然后按照自己的侧重点重新命题,将全文重新整理,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本刊收到一篇综述文稿,列文献30余篇,而正文不足4000字。在初审中发现,其题名直译自其中一篇文献,进一步发现其内容亦基本来自该篇文献,但鉴于选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故决定让作者重新查阅文献,补足近年的研究进展,改写后再投稿,再审编。2洋洋大篇,只是资料的堆积有的来稿超过1万字,但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对所综述的专题不熟悉,体验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题,而只是资料的堆积。对于这样的稿件退稿时即提醒作者,倒不如选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哪怕是写一个较小的题目,只要在该专题范围内写得系统、深入,这样的文章也是一篇好综述。3文献开列过多,引文不当一般要求综述论文著录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br /1)综述论文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2)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3)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4)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5)以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如本刊曾收到一篇关于微量元素的文稿,字数不过6000,而文献多达97篇,大致可归为4类br /1)早期文献(5年前的居多,甚至有20年前的);2)文摘检索类文献;3)见于国内外不知名的书刊;4)新近的、起核心参考作用、较权威期刊刊载的文献(不足10篇)。经审阅,决定此文以小专论形式刊出,全文压缩到4000字以内,参考文献限在10篇以内。由此例说开去br /1)早期文献,即文献偏旧,无须深入审阅,即给人以资料不新的感觉而留下不好的印象。事实上,科学在不断发展,对一项值得写出综述发表的课题,往往是重要课题或热点课题,其论文每年都以成百上千的数量增长,而新文献又都是旧文献的发展,即新文献能涵盖旧文献;因此,一定要进行文献更新,大胆舍弃旧文献。2)摘要检索类文献,即二次文献甚至三次文献。阅读此类文献是一种快捷的途径,它能引导读者进一步查阅原始文献,但若单用第二手或第三手材料,文章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3)关于所引用刊物的知名度问题。在国内外期刊族大家庭中,由于刊物的历史、办刊条件和实力以及地域等不同,不同刊物的知名度是有高下之分的。作为综述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应该是来自最具说服力的研究结果。一般来说,知名度高的刊物所报道的结果应该更具权威性,综述论文引用文献时应特别关注本专业较权威的刊物的动向。4把综述写成讲座讲座和综述的共同点是文章的综合性、新颖性和进展性。一般认为,综述是专业人员写给同专业和相关专业人员看的,要求系统、深入;讲座是专业人员写给相关专业人员和非相关专业的大同行看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从来稿中看到,把综述写成讲座最显著的特征是,文章中夹带大量的基础知识性的内容,甚至把教科书上的图表也搬了过来,文章冗长而深度不足。对此类文稿应大力删减专业人员所熟知的内容,在深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提炼原始文献中的科研信息,从理论和机制的高度上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使其达到综述论文的要求。随着我国科技工作与国际接轨,科研论文亦逐步投向国际期刊。相应地,以综合报道国内外科学技术新进展,促进国内科技发展为宗旨的综述性科技论文必将在国内有所加强,因此,科技期刊将会加大综述文章的比重。

  如何写好文献综述第一部分:综述的概念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第二部分:综述的格式组成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引言、实验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综述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引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一) 前言部分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前言部分要写清:(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2)有关概念的定义。(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综述范围切忌过宽、过杂,“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二) 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每段开头以论点引路,以论点带论据方式进行叙述;引用资料应以使用公开出版发行的原始文献为原则,并尽可能引用近年出版的文献,引用中要做到全面合理,如实反映原始文献的观点及材料。每部分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等内容。(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三) 小结部分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同时要提出研究结果的意义和价值。(四) 参考文献部分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录著项目及格式应参照所投期刊的格式要求。一般来说,参考文献数量在30篇左右为宜,而且其中应多包涵近三年来的文献。第三部分:综述的写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一) 写作步骤综述的撰写建立在作者占有大量的有关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但是占有资料不等于综述,胡乱罗列资料也不是综述,只有正确使用资料,进行严谨的叙述,才能产生综述。撰写综述要经过选题并确定题目,搜集文献及整理文献,拟定提纲,编撰文章,编列参考文献五个步骤的工作。1. 选定并确定题目: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主题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一般来说,综述的题目应包含“综述”、“概述”、“述评”、“评述”、“进展”、“动态”,或是“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与思考”等文字。2.搜集文献及整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及网上查阅文献。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联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这样做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3.拟定提纲提纲是文章的框架。写综述前,必须要列出提纲。提纲写具体一些,包括大标题,小标题以及小标题下准备引用哪些文献,总结中主要谈什么问题等。可以说,拟提纲是打腹稿的阶段,是用文字将头脑中的文章轮廓描述下来。拟出提纲之后还应不断修订,反复推敲,做到大标题统辖于题目并有序的展开,小标题支撑大标题并反映了引用资料的精神,引用文献的排列要合乎逻辑。列出了逻辑合理,纲目清晰的提纲,综述文章也就呼之欲出了。4.编撰文章按提纲规范,将综述内容丰富起来并付诸于笔端。先一气呵成,草稿中不必斤斤计较小的方面,如字词句的通顺妥帖等,而应注意大的方面,如问题是否已讲清楚、引用资料是否全面等。过几天再来看一遍草稿,逐段斟酌逐句推敲,做细致的修改润色工作。反复多次,直至自己比较满意为止。5.编列参考文献综述文末一定要编列出引用原始文献的出处目录,并与引用时的标号相一致。应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及文末的标注,逐字逐句地核实,务必做到字字有根据,句句有出处,标注规范。标注内容除序号外,还应有:作者姓名、篇名、原载期刊名、卷期数、起始页码;出版书名、出版年月、出版社名称、出版地;论文作者、论文题目、论文上交时间、论文所属大学、大学所在地。举例说明:[1]姚丹.敌敌畏和丁草胺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毒性影响研究[D]2005.厦门:福建师范大学42[2]耿保荣,薛清清,连迎,姚丹.2006.不同发育阶段的斑腿树蛙蝌蚪对敌敌畏遗传毒性的敏感性[J].动物学报,52(5):892一898[3]黄伯俊.1993.农药毒理一毒性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二) 注意事项(1)综述内容应是前人未曾写过的。如已有人发表过类似综述,一般不宜重复,更不能以他人综述之内容作为自己综述的素材。(2)对于某些新知识领域、新技术,写作时可以追溯该主题的发展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对于人所共知或知之甚多的主题,应只写其新进展、新动向、新发展,不重复别人已综述过的前一阶段的研究状况。(3)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研究报告,必须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歪曲前人的观点。(4)综述的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线)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6)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第四部分:综述写作中常犯的错误1.题目选择不当题目大,内容不足,势必造成头重脚轻的毛病;反过来,题目小,内容多,也同样要犯名实不相符的毛病。对于初写综述者,选题时一定不要好高骛远,去选那些大题和难题,选题必须实事求是。《讲下我的综述的选题过程》2.大量罗列堆砌文章只摘取了文献中相关的结论内容加以罗列,却没有把几篇文献中的结论加以分析,没有对文献和主要学者、专家的观点进行提取和综合,进而形成笔者自己的观点。《结合我的综述讲讲》3.语言冗繁且缺少逻辑性对原始文献中的各类理论、观点、方法的叙述只是简单地照抄或摘录,而不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将其概括出来。《我的综述中有时也有大白话出现,没有成熟的科技论文语言》4.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另辟蹊径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笔者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认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5.选择性的探讨文献有的笔者不是系统化的回顾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生主观愿望的反映。6.评述不客观一方面,没有客观对待、叙述和列举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技术及数据,进而没有如实地反映原文献的内容,或是不顾上下文关系而断章取义。《我的综述中有这类问题》另一方面,在分析、比较、评论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时没有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而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倾向进行评论。另外,在做出预测时,没有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以科学的推导方法为手段,力求客观,而是出于主观愿望盲目提出推测。第五部分:认识到写综述的好处为什么老师对我们的综述要求比较严格,其原因在于写综述对我们有极大的好处: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附:我写综述后的感受以及综述发表后的心情:个人完成的第一篇综述从开始写到发表的确倾注我和导师太多的心血,如果让我讲整个过程估计3天是讲不完的,但是还是想简要的讲下,呵呵。写综述确实很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最终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所在。每一次修改都是一点进步,都在逐步加深自己对于科研的认识。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或许无法掌舵现如今科学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可以在大方向下掌舵自己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还有敏感力,我认为写综述的确锻炼了我的这些能力。当N次修改后的综述文稿杂志录用后,自己感觉很轻松,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是对我和导师努力过程的回报,突然间平添了很多感激的心情:虽然文章在发表前经过导师数次的严格查阅和修改,但是最终换来的是很好的结果同时我的许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自己也变得沉稳、认真、仔细许多。导师让我给师弟师妹们做了报告,讲述我综述的写作、修改直至投稿、发表的整个经验之谈,为此我才会结合自己的经历认真的做了准备。我想,就写综述而言,这会是我硕士生间一个重大的收获!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二、综述的书写格式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人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部分约200~300字。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3.总结部分:总结部分又称为结论、小结或结语。书写总结时,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显得格外重要。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三、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综述的写作步骤。(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关系不大,但乐于探索的主题;或是科学情报工作者作为研究成果的主题。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2)搜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3)阅读和整理文献:阅读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的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4)撰写成文: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大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2.撰写综述的注意事项。(1)综述内容应是前人未曾写过的。如已有人发表过类似综述,一般不宜重复,更不能以他人综述之内容作为自己综述的素材。(2)对于某些新知识领域、新技术,写作时可以追溯该主题的发展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对于人所共知或知之甚多的主题,应只写其新进展、新动向、新发展,不重复别人已综述过的前一阶段的研究状况。(3)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研究报告,必须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4)综述的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线)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6)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为参考文献。

  下面这篇文章是从网上看到的,读后感觉不错,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但实在是没有找到原作者,只是经本人从新稍微编辑了一下,望本文作者看到勿怪:rol:。些本文的目的第一与大家分享,第二各位虫友共同探讨。若是对你有用,希望给点鼓励,当然,本人更乐意看到各位虫友能把自己的一些技巧拿出来共同探讨,在下感激不尽,好了,不废话了,请看下文

  111原则选题原则有二,一是选大家不知道的, 二是选大家想知道的,大家,指的是专业读者群。选 大家不知道的,则有特色;选大家想知道的,则受欢 迎。112考虑选题要考虑两点,一是可用资料是否充 分,可用资料不充分,则综述不能深刻;二是所述理 论是否系统,理论不系统,则因果关系不清晰。113指定最怕导师指定研究课题,并就课题写综 述。因为研究课题通常是新而窄,新则可用文献少, 窄则专业读者稀。这种综述只写出自己想知道的, 而写不出大家想知道的。114视角研究生写研究课题相关综述,为避免 窄,应适当放宽视角,以增加可用文献量和专业读者 群,例如,原拟写“氟伏沙明影响氯氮平血药浓度”, 可扩写成“选择性52羟色胺回收抑制剂( SSR Is)与 其他精神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药动学和药效学两 方面展开。2翻译211全译初写综述时,专业单词不熟悉,不要偷 懒,一篇篇的译,译完了再综合。一些初学者试图只 看不译,本来专业就生,再加上语言不熟,旋看旋忘。 而译后再看,则将翻译和阅读分两步走,虽费些时 间,但做起来不费力。综述是一长期作业,费力则不 能持久。212选译对同一文题译过几篇相关综述后,可将 译稿综合成一初稿。再看英文文献,此时对专业单 词已较熟悉,可选重要的译。213不译有些文字可以不译。开头一段较空洞, 除患病率外,不译;最后一段是全文总结,已有正文 详述,不译;每段的主题句较模糊,不译;提出但不解 决问题的不译;争论而无结果的不译;与初稿雷同的 不译;众所周知的不译;结论含混的不译;溢出本综 述之外的不译。不译的内容只要能看懂大致走向, 未必要字字都认识,以节省时间,加快阅读速度。214速译英文综述译后第一次阅读就要滤去3 /4 内容,剩下的在以后反复阅读中还会滤去1 /2,如为 英文论文,则滤得更多。故需大量的译文供过滤,要 得到大量的译文,需保持一定的译速,要保持译速, 翻译时就不能过于迟疑和修饰,译不出来的就跳过。215苦译如果仅译英文综述,最后只有1 /8的内 容有用,一篇成熟的综述按5 000字算,至少得译4 万字,而翻译在通篇综述中所占时间不到1 /3,故想 花3个月完成综述,则第一个月就得译完4万字,这 对于一个新手(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 务。3过滤311定义选译和不译就是一种初步过滤,但依然会有许多不具体、不系统、不明白的内容被译出来, 过滤就是要把这些内容在阅读中删除。312不具体要删除不具体的内容,如“产前抑郁 对婴儿发育有不良影响”。有什么不良影响未说清 楚,故对读者无具体用处,应删去。313不系统要删除不系统的内容,如“已发现抑 郁症与P物质改变有关联”。这与流行的抑郁症单 胺假说无任何联系,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无指导意义, 故删去。314不明白在翻译中,有三种情况译不出来。一 是专业单词在所有的字典中都查不到;二是字都认 识,但语法没弄懂;三是字都认识,但专业不熟悉。 故在阅读译稿时,遇到不懂的句子,读两遍还是不 懂,就删去,一般不再查原文。315尺度作者在过滤时,应以删除不精彩内容和 留下精彩内容为原则,避免犯下述两种错误,一是见 句子通顺的就留,结果综述很臃肿;二是见非结论的就删,结果只有“栋梁”,没有“砖瓦”。4归类411大类在资料滤过后,留下的精彩内容显得片 段和孤立,前后不连贯,故第一步是要分类,将同一 类内容归为一处,起一标题,用“1、2、3?”将标题排 序。一篇综述通常分4~6大类为宜。412调类第二步是根据大类标题间的逻辑关系, 调整各标题的位置,可按专业习惯排,如“药理、药 动学、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用法”;可按时间先后顺 序排,如不典型抗精神病药上市时间依次为:“氯氮 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哌西酮、阿立哌唑”。 可按其他方式排,如详细的在前,简略的在后;实用 的在前,不实用的在后;常用的在前,不常用的在后; 流行的在前,不流行的在后;重要的在前,不重要的 在后。总之,要说出排序的理由,不可随意堆砌。413归段一篇综述只归大类,显得太粗,同一类 中可有多个不相关的研究,应当用段将之区别开来, 每段说明一个问题,并将它的中心思想提取出来,置 于段首,作为小标题,用“1. 1、1. 2、1. 3?”编号。每 一大类通常可分4~6段。414调段根据每段小标题,寻找段间逻辑联系, 象寻找大类间的逻辑联系一样,虽无定法,但要按你认为合适的顺序去排。415亚类在调段中,如发现一个大类项下超过8 段,最好能分成二个亚类,每个亚类起一小标题,用 “1. 1、1. 2、1. 3”编号,并按逻辑对亚类的小标题排 序。而组的编号则下推一级,用“1. 1. 1、1. 1. 2、1. 1. 3”表示。416调动在电脑上,文字调动可通过选中、剪切 和粘贴三步来完成,可是电脑屏幕象一盏灯,时间看 长了刺眼,使人注意力不集中。故常先在纸上看,纸 上改,然后再上电脑改。在纸上调动文字时,可用调 子程序原理:将被调动的段或大类在打印稿左侧的 页边距上用大括弧标记,注上字母,然后将同样字母 插入移动目的地,当上电脑时,见大括弧就跳过,见 插入字母时,就在稿中寻找同样字母标注大括弧的 相应段落,将之移至字母插入处。5表达一段之内,要表达清楚,要看句式如何应用,精 彩的句式有展开结构、对称结构和链点结构,读来酣 畅,让步结构主要是用于调和矛盾观点,其他结构也 常用到。511展开结构先写主题句,然后用支撑句一一展开,如本文“2翻译”中的“213 不译”部分就是展开 结构,支撑句的语序应按主题句的语序展开,如本文 首段就是支撑句的语序按照主题句的语序展开。如 果写完后发现主题句某一部分未能用支撑句展开, 应补充支撑句,或删掉主题句的这一部分。512对称结构是指两组结构一样、文字对仗、语 意反向的句型,如:“应激升高CRH,激动蓝斑功能, 增加焦虑;舍曲林拟52HT能抑制蓝斑功能,衰减焦 虑”。其中“应激升高CRH”与“舍曲林拟52HT能” 均为主谓宾结构,“激动蓝斑2抑制蓝斑”,“增加焦虑2衰减焦虑”文字对仗,语意相反。513链点结构先描述一条病理反应链,然后对这 条链的每个环节予以干预,而那些干预不到的环节, 只要不影响该链的连接性,尽可能删除,目的是让该 链的每个环节都能用上,以节省读者的记忆资源。 如“焦虑患者的中枢苯二氮艹卓类受体减少,γ2氨基丁酸(GABA)能降低,导致蓝斑NE能脱抑制性兴奋, 引起焦虑。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激动苯二氮艹卓受体,乙 醇增加GABA能,氟西汀通过激动52HT2A受体而抑 制NE释放,均抗焦虑[ 1 ] ”。514让步结构采取“虽然?,但是?”的结构,目的 是将矛盾研究结果融于一段之中,作者可将自己认可 的观点放在“但是”以后。如“虽有个案报道和开放性研究表明, SSR Is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有效,但也有报道指出,单用SSR Is的疗效并不可靠, 只有当ADHD伴心境恶劣或抑郁症时,在哌醋甲酯基 础上加用氟西汀强化,多数患者才显效”。515其他结构比较结构:通过A比B增多或 减少描述研究结果,通常后附结论; 交代结构:是 先交代名词的定义或理论细节,然后再直接应用该 名词和理论; 举证结构:是先讲结论,然后列举证 据或理由; 顺序结构:是按照某种顺序进行描述, 如时间顺序, 解剖顺序等, 与本文“4 归类”中的“412 调类”的运作原理相似; 呼应结构:是指基本 原理和临床实践的呼应,可以先叙原理,后讲实践; 也可先叙实践,后讲原理。6修改广义上讲,调类、调段和调整语序(见顺序结 构)都是修改。下面叙述是狭义的修改,限于句内或两句间的修改。611慢读是边读边想,寻找逻辑错误,如“当丙 戊酸钠控制躁狂后,继续服丙戊酸钠有41%的充分有效,改服锂后仅24%的充分有效,改服安慰剂后 仅13%的充分有效,提示丙戊酸钠的维持效果比锂 和安慰剂好”。仔细再读时,发现前提是“服丙戊酸钠有效的患者”,所以,结论须改作“用丙戊酸钠治疗好转的患者,再用丙戊酸钠维持,其效果比改用锂或安慰剂为好”。612复述先读懂晦涩的译稿,然后再用自己的语 言复述,使它变得易理解。如“通过碟鞍的精细切 割的核磁共振”。复述后改作“用核磁共振在碟鞍区密扫”。613快读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对名词的含糊指代,可加快阅读速度,如“?,而且,前者的氟哌啶醇剂量持续降低”。快读为“而且,它的这个剂量持续降低”,将“它的”指代“前者”, “这个”代替“氟哌啶醇”,快读能发现文笔松散,快读后上句改作“?, 且前者的氟哌啶醇剂量持续降低”。614重复第一种情况是一句内同一名词出现两次,应尽可能删去一次,如“曲唑酮阻断α1受体和H1受体”略作“曲唑酮阻断α1和H1受体”;第二种情况是前半句与后半句的部分重复,应尽可能删去重复部分。例如“曲唑酮改善睡眠的程度优于舒乐安定改善睡眠的程度”,改作“曲唑酮改善睡眠的程度优于舒乐安定”; 第三种是上一句刚讲过,下一句再重复,应省去重复部分。如“一位女患者基础催乳素水平为10 μg/L, 服药后催乳素水平升至35 μg/L”。第二句改作“服药后升至35μg/L”;第四种情况是在同一位置有两个名词,一个名词包括了另一名词,则删去另一名词,如“妇女和老年妇女的分 布体积大”,则删去“老年妇女”。615衔接指的是上下两句的衔接程度,如“曲唑酮引起78%的睡眠持续改善,其梦魇率降低与睡眠改善有强相关性”。将第二句改作“其睡眠改善与梦魇率降低有强相关性”,就显得更流畅,因为“睡眠持续改善”与“睡眠改善”已紧紧衔接起来。616适切文字表述越接近大家平时的表达习惯,就越贴切,如“减少睡眠潜伏期”可改为“缩短睡眠潜伏期”。越贴切, 就越能增加读者的阅读速度。617统一不同文献对同一术语可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如快速循环可写作“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也可写作“快速循环性精神病”,综述是来自不同的文章,但出自一人之手,故所述术语须前后一致。分享: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