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前,生命科学学院陈其才研究组应邀为Front Neural Circuit撰写综述性文章。
陈其才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多年的资助下,围绕听觉中枢的声信号加工及其神经调制的过程和机制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J Neurophysiol, 2008; Brain Res, 2010 & 2011)。在感觉中枢研究领域,中枢信号加工及其调制研究始终处于该领域的核心地位,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他们针对听觉中脑(auditory midbrain)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之间以及同一下丘不同神经元之间在声信号加工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与调制做了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听觉中脑下丘间的相互作用(Neurosci, 2013; PLoS One, 2012; Nerosci Lett, 2012; Front Biol, 2010)既可对下丘神经元的频率域、幅度域和时相等多参数域行使实时地调制,也可神经元对声信号加工的可塑性改变,这些发现了这种调制特性在维持双侧下丘功能对称、单侧优势以及在受损后的功能代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同一中枢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他们采用在一侧下丘同步记录同一频率层和不同频率层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和调制,发现存在相互易化和相互,而以相互为主;然而,无论哪种类型的相互调制,均随神经元最佳频率差的增大而逐渐减弱,表明每个神经元都有凸显“”的特性(Hear Res, 2002a &b),借助回内的性中间神经元相关神经元,以便更好地加工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