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搞定科技论文中的Figures,解螺旋——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医生做科研就像减肥,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过程却无比痛苦。我们通过解构科研规律、归纳文章套路,授医生以渔。用最优的效率,令你成为一位懂科研的临床医生。
统计图(Figure)是用图形将统计资料形象化,利用线条高低、面积大小代表数量,通俗易懂,比文本与统计表更便于理解和比较。
统计图种类较多,常用的包括直条图、百分直条图、直方图、线图和点图等。在科技论文中,应根据资料的类型及表达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图。例如,对不同性质分组资料进行对比时可选用直条图,说明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可用圆形图或百分直条图,用于表达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可用直方图,为表明一事物随另一事物而变化的情况选用线图,表达两种事物的相关性和趋势可用点图。
(5)需要详细的图解对图表反映的结果做出解释(许多杂志都强调图表需成为独立的部分,即读者可以不阅读正文章节而通过检视图表本身而理解论文结果,这一点经常被许多中国作者忽视);
标题一般位于表的下方。Figure可简写为“Fig.”,按照图在文章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排列(如Fig.1,Fig.2……)。
对于复合图,往往多个图公用一个标题,但每个图都必须明确标明大写字母(A,B,C等),在正文中叙述时可表明为“Fig.1A”。
数轴刻度应等距或具有一定规律性(如对数尺度),并标明数值。横轴刻度自左至右,纵轴刻度自下而上,数值一律由小到大。一般纵轴刻度必须从“0”点开始(对数图、点图等除外)。
直条图是利用直条的长短来代表分类资料各组别的数值,表示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可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
(1)标题(Figure 1)位于图下方。标题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包括处理方法、统计学检验及显著水平的解释等。
直方图是以不同直方形面积代表数量,各直方形面积与各组的数量多少呈正比。用于表达连续性资料的频数分布。Y轴可以是绝对数(如计量)也可以是相对数(如百分比)。
(2)X轴用于表示检测变量【体重(Weight)】的测量值,将其分割成多个组以显示不同体重范围的频数分布情况。要注意每组间距应该合适,避免过宽或过窄
(4)从标题中可以看到,该图信息来源于“表1”,有时结合统计表可以弥补统计图丢失精确数据的缺点
(1)图中含有两个变量,一般X轴表示自变量,Y轴表示因变量。有时候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仅仅要表达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这时候哪个变量值设置在X轴/Y轴没区别。
(2)以确保更能准确地绘制点,两轴刻度包含主刻度和次刻度。各轴刻度不一定从0开始,并且数值的范围应该包含所有点。
(3)根据点的分布情况,推测两变量间是否相关。如果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证实变量间存在关系,如图中可以绘制出回归直线,并可计算出回归方程等信息。
SCI写作投稿实用技巧课程于5.30-5.31在南京举办,整个课程采用周末课堂授课制。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量的努力做科研、亟需发表各类生物医学类SCI文章的医生、规培生、各类在读学生。通过两天的集中授课,把SCI论文写作投稿过程中的实用精华技巧教授给大家,让大家在写作和投稿过程中避免走弯路,用很多实用技巧帮助大家更快更好的成功发表高质量的文章。
如何架构和优化思路,让你的研究结果经过优化,让审稿人给出一个更好的评判结果,3分变5分,5分变10分,同样的数据,不同的文章思路和写法,不同的收获;
如何针对性的补充实验,起死回生,会提供若干与编辑和审稿人沟通的信件模板,让你可以更加快捷的完成投稿和修稿过程。
解螺旋特约专家:具有10年生物医学科研经历的海归博士,目前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影响因子>300,总引用次数>1200推荐阅读:一致性检验,担任多本知名SCI杂志审稿,深谙各类SCI杂志审稿人审稿流程和评判习惯。
入群方式:请微信添加解螺旋·小编(微信号:helixlife9)并告知,小编会统一发入群邀请【备注:群超100人需绑定银行卡,交流免费】。也可以往下扫一扫解螺旋·小编的二维码加好友。
对上述资源包有兴趣的朋友请帮忙转发此文后向解螺旋.小编(微信号:helixlife9)索取,也可以二维码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