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I收录四川农业大学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

作者:  时间:2018-10-17  热度:

  Web of Science为美国Thomson Scientific公司建立的网络版引文索引数据库系统。Web of Science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核心,收录12000多种世界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最早回溯至190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提供7种综合性引文数据库:三大期刊引文数据库(SCIE、SSCI、A&HCI)、会议论文引文数据库(CPCI)、图书引文数据库(BKCI)和2个化学数据库(CCR、IC)。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即通常简称的SCI)为数据源,以“Sichuan agr univ”为检索词,通过“地址”字段检索SCIE,共获取2008-2014年四川农业大学师生发表的科研论文2463篇(含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论文),检索时间为2015年3月6日。在此基础上利用利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分析检索结果功能等工具进行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

  由图1可知:2008-2014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呈现递增的趋势,2014年的文献量为2008年的5.1倍。

  2463篇文献共涉及115个学科类别,说明四川农业大学师生的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面很广。

  从表1可以看出,四川农业大学师生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所涉及的学科类别在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42个增加到2014年的87个。原来学校的优势学科仍然很活跃,近农、非农的学科也在不断壮大和发展,例如近年来论文所涉及的新的学科类别有生物材料学、纳米科学、核物理、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工程、木材学、计算生物学等等。

  从图2可以看出,四川农业大学较活跃的学科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植物学、遗传学、应用微生物学、动物科学、农学、兽医科学等,这些学科领域在四川农业大学有很强的研究能力。

  2008-2014年被SCI收录的2463篇文献所涉及的作者有4401个,图3是发表论文80篇以上的12位作者。四川农业大学被SCI收录研究论文最多的学者是动物医学院程安春教授和小麦研究所郑有良教授。

  开放办学和大学国际化离不开科研的合作,其意义在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任务分担、成果共享”。通过分析2463篇文献的作者署名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的科研合作伙伴已经辐射至4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英国、法国、韩国等为主要合作国家和地区(图4)。

  此外,四川农业大学与全球范围内871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科研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最多,其次是四川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图5)。

  图6是发表论文最多的15种期刊,共收录文献577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23.43%,其中美国出版的期刊4种,荷兰出版的期刊4种,英国出版的期刊3种,中国、巴西、肯尼亚、巴基斯坦各1种。

  文献的被引用情况是衡量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一个研究领域内,质量较高的文献一般都较高频次地被引用。从图7可以看出,2008-2014年间,四川农业大学被SCI收录的2463篇文献,被7806篇(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为6752篇)文献引用,总的被引频次为10351次(去除自引的总被引频次为7783次),篇均被引用次数为4.20次,h指数为32(截至到2015年3月6日)。

  通过施引文献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图8)可以看到,2463篇研究论文受到了来自118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关注,其中美国的施引文献有1121篇,印度、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研究人员也引用了四川农业大学较多的文献。

  从施引文献的机构(图9)分析可以看出,四川农业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已辐射到全球4721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即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等。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