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的学生都发表SCI了你更该加油啦

作者:  时间:2018-09-29  热度:

  本科阶段稍微接触过科研,但没有系统地学过。尽管写过文章,但从来没有写过英文的。有跟同学一起写文章的经历,一定程度锻炼了我阅读文献的能力。可是对于眼前全英写作任务,我还是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交稿时间,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需要多少时间。

  后来,在坚持空余时间看文献的半个多月后,结合自己的体验和临床实习的经验,我发现用于胃癌筛查的内镜检查,既是一种检查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如果用于胃癌筛查,很多人接受不了,包括我自己,这个检查过程不仅很难受,价格也很昂贵。

  总共花费我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撰写,每天都在熬夜,的确挺辛苦的。最后我比 deadline 提早一个星期交给导师,但没有因此而高兴,只是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就算老师觉得我文章不好,或者否定我搞科研的天赋,我也无线 个星期,我在一个新生儿科值夜班的夜晚,突然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叫我准备投稿。意外地发现他对我的评价很高,并且对我的文章进行了润色。可把我高兴坏了。

  因为前期写综述的经历,让我愈发觉得我的科研能力会让研究生阶段很难走下去。我知道现实没有人会手把手教我,但是我亟需有个人可以给予我指导。哪怕只是给我指个方向,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漫无目的,自生自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课程之一是关于各种信件撰写的讲解。督导在讲解 Response letter to editor 的写法时,强调一定要先将 Reviewers 的问题梳理成一条条,然后分别对应回答,修改的地方清楚注明,尽量让编辑可以一眼看出,这样有利于修稿的被接受。

  刚好那时候我改投给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的文章,收到了大修的决定和 Reviewers 的评审意见。根据《如何回复审稿人问题和根据审稿人意见修改稿件》这节课的指导和督导的修改建议,一周后,我收到了杂志社发来的 Acceptance letter。

  绝大多数研究生、博士生和临床医生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科研写作训练,对 SCI 论文和期刊运作的国际准则不熟悉,经常掉坑里。比如,选择了不合适的期刊投稿,白白浪费一年时间;又比如,没回答好审稿人的问题,修改不到位,第二轮审稿时被拒稿。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