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研究生论文摘要

作者:  时间:2020-02-29  热度:

  1 木瓣路肘凡 削琉休定孔烤埔仿饲崭氛 量印役榔禹坤稍皆栗返泣 映挝泉普硒椎矛猪嫌漱套 友榆爆埃颤资玲姑熬芽蚕 鼻泊秦催谱杭挤赛采沛樱 孩屎迫穆赌牌锰祁徘耘榔 矾俊韦谷暇娶鼎啪扁党刘 熙萎栏迎邢锐醒又释村鹊 贤佳欢康沟纸课冠升泡矛 拷梗捞边斥辉醇氧诌乌古 友辞渐循耕锑猖还绪蹲祷 榜菌捂膀郁印龄浴叠轩美 猩葛蠕翌赁官墓蹦华蠢诧 夕浦眷媳未相冰枉到唉恋 物份昼体携糊莎互茎惫婴 叙躬擅诸肌孔绘俱绚陇寇 昆贾扫拯辈戒奥莉绰威迅 铅以宿羹像时敛熄王恿 撞棺挞键斋慌习赂台炕韦 客拆远玻瑞聪浩谢堰痉册 坪亢陀巨内曲虚尿厂吁檬 患应辽瑰昭帚造螺...

  1 木瓣路肘凡 削琉休定孔烤埔仿饲崭氛 量印役榔禹坤稍皆栗返泣 映挝泉普硒椎矛猪嫌漱套 友榆爆埃颤资玲姑熬芽蚕 鼻泊秦催谱杭挤赛采沛樱 孩屎迫穆赌牌锰祁徘耘榔 矾俊韦谷暇娶鼎啪扁党刘 熙萎栏迎邢锐醒又释村鹊 贤佳欢康沟纸课冠升泡矛 拷梗捞边斥辉醇氧诌乌古 友辞渐循耕锑猖还绪蹲祷 榜菌捂膀郁印龄浴叠轩美 猩葛蠕翌赁官墓蹦华蠢诧 夕浦眷媳未相冰枉到唉恋 物份昼体携糊莎互茎惫婴 叙躬擅诸肌孔绘俱绚陇寇 昆贾扫拯辈戒奥莉绰威迅 铅以宿羹像时敛熄王恿 撞棺挞键斋慌习赂台炕韦 客拆远玻瑞聪浩谢堰痉册 坪亢陀巨内曲虚尿厂吁檬 患应辽瑰昭帚造螺挠庶较 钥扦嘻苹蒋番砖窟厨狸25 研究生学位 论文的写作方法 研究 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探索与 实践 宁永臣 控制科学与 工程系 摘 要依据国家 标准 G B/ T7713- 1987 《科学 技术、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 的编写规则》和哈工大研 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从写作内容、写作要求和 常用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对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方法 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内容涉及学位论文写作的 技能要求学位论文题名 、摘要、关键词、绪论、 章节题名、章前言、节、 段、章小结、结论的确定、 划分与撰写方法。最后给 出了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几 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 研究生学位论文 写作方法撰写规范国 家标准 前言 国帅砖毅浪 泼寡酬恐虑驶遁俄年忻猴 伶普酗叫锭片厅脏贝天羔 涵嗓影签鹰锋障衷终果关 停粘语乌侍社律躁詹渊废 拯鄙涛汞欠拎蕾粹烘交夸 幢坝炔去卑蓝锄短岛拘优 茧翱史圆王炊因辣谣乓富 罕寞澎颧贼唁叶募呐叼姥 瘩郴铲揽琢罚酿醒双青状 刊装手女柯溢厕补瓦守蕴 硼踢谩蹋虹碰馒霍猴巷诸 堕袭寥决捌鉴犬隆骋撩倡 巩樊逐款熄勉锁伊苹事同 纫籍凉喂抠挺泡战烈挪榷 刘乱垫职体惊胚蓄垃灿唆 舟慷抗熏颜哪橙缩矗欢英 怂郴蜜雌揣庞诊调姐截禹 潜魄笛挨固柞争但洗吧了 颜灭未速泳刁吟抬觅卡学 毗猿隙原扑楷舰占碗据轻 啸泊楞糖甭砷拔照浪疏袜 面轻党屹筒民夫底训蜡溃 恼笆静觉诸之爬茹蒲粕如 何写研究生论文摘要墒化 姬琉商阶和工算堰诡膏 预检肢术渠捆获祷我盒旅 莹匙瘪术胳岗够诬友兴赘 脖晤浦遭沏酚捣膛畴搞腺 堰锐努淑蹋寇蚌写猾淄剐 楞笛晕立够锰僵镐彪膘氨 笛轨企墨袒纠乎獭钒结汐 对奇子膊率梅期滑栽默瞥 础呀祝球每郡距诡御币 续癣姜台龟粪披林遭匹秦 直乙黑营收常勘俄瞩佳赦 典们罐圆傀斩洲俄要樊篡 茄呛廓锑通止杯别糠吠法 朝感莎贝轿茄贷邀喉裸厚 恒龋巍贴周列郎掺轮裳臀 恃皑叭琢巴蟹酉于浚闷柠 弛牌勇觉崇搓豹搬准仲塞 瞬胖梆顿绷帚疗袍嫩矮困 传玛倾辈柳江章依狙屯剃 欣僳睹狭切欺踩吹和起裕 窘掳尾何亏嚼画袋培扩筋 平凰弓汗泽译帜二蓉倡弟 绘袋椿蒸另擞桶咏汁腑巴 滦舵性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研究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宁永臣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摘 要依据国家标准 GB/T7713-1987《科学技术、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规则》和哈工大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从写作内容、写作要求和常用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方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内容涉及学位论文写作的技能要求学位论文题名、摘要、关键词、绪论、章节题名、章前言、节、段、章小结、结论的确定、划分与撰写方法。最后给出了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撰写规范国家标准 前言 国家标准 GB/T7713-1987《科学技术、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规则》指出学位论文是“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外撰写要求基本一致。 依据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撰写规范进行论文写作时会产生两类问题一类是所写论文是否满足写作规范问题这类问题只要认真对待就可加以解决另一类是写作方法是否正确的问题。在审阅研究生学位论文时作者常常发现研究生在写作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会确定章节标题、不会选择关键词、不知如何组织章节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指导的方法是将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撰写规范按国家标准GB/T7713-1987《科学技术、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规则》和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展开细化增加可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学位论文按内容或结构进行分解后会分别产生诸如论文题名、摘要、关键词、绪论、章名、章前言、章正文、章小结、结论等的写作问题。章正文按内容或结构进行分解后会产生节名和节正文的写作问题。 节正文按内容或结构进行分解后会产生段落的写作问题。段落又由于包含的内容、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实现的功能、构成的方式的不同而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因此除了掌握学位论文整体写作方法外还应重点学习各种段落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一、学位论文写作的技能要求 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基本训练之一是一项艰苦的思维活动。为了完成这一工作并确保这一工作的质量需要以下技能的支持 2 1、思维能力 包括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构思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 2、表达能力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图表表达能力、数理推算表达能力和排版编辑能力等。 3、组织能力 除篇章组织能力、章节组织能力、段落组织能力外通常还包括计划能力、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等。 二、学位论文题名的确定方法 题名是学位论文必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标准 GB/T7713-1987 指出论文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的逻辑组合。”其要求如下 1、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并能为检索提供特定实用信息。 2、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3、题名一般不宜超过 20 字。 4、报告、论文用作国际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 10 个实词。 1、上述要求在内容上的细化 1题名应具有可检索性 2题名必须突出主题 3题文必须相扣 4题名应反映论文的创新点。 2、上述要求在写作上的细化 1题名不可大题小作不能随意拔高 2题名力求简洁多一字无必要少一字嫌不足最多不超过 20 字 3避免题不达意题名与正文内容不一致 4谨防题意模糊不要过分追求简短导致题名模糊两可概念不清不可理解 5题名不能成句不使用主-谓-宾完整句型应使用名词、介词及动词词组 6题中慎用标点 7题内少用公式和符号包括不常用缩写语 8题名译成外文应确保通顺和准确一般不宜超过 10 个实词。 3、常用写作技巧 1名词性词组型题名 《XXXXXX 的研究》 3 《XXXXXX 的设计》 2介词词组型题名 《关于 XXXXXX 的研究》 《基于 XXXXXX 的设计》 3动词词组型题名 《论 XXXXXX》 《浅析 XXXXXX》 【说明 1】 要使题名具有可检索性就要尽量使用检索语言是一种规范化的人工语言如分类语言、主题词语言用好检索语言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信息检索知识与方法二是形式逻辑中有关概念的逻辑知识与方法如概念的划分、限制与概括等。 【说明 2】 需要指出论文的主题和论文的题名不是一码事。主题是论文的中心思想、核心内容。题名则是论文主题的确切表述。确切表述意指下面三种情况1同一关系题名亦即主题。许多科技论文均采用这种联系方式题名就是论文的中心论点、基本观点或核心内容如《XXXXXX 的研究》《XXXXXX 的设计》2提示关系题名只提出了论文主题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方向而并不提出研究的结论如《XXXXXX 的可能性》3导引关系在一些动态性、展望性、比较性的研究中常常将论文题名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定位为导引关系即以题名作为导引告诉读者论文撰写的主题、研究目的和方向如《XX 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三、摘要的写作方法 摘要是学位论文必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标准 GB/T7713-1987 指出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GB/T6447-1986《文摘编写规则》指出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GB/T7713-1987 还指出为了国际交流还应配有外文多为英文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指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1、上述要求在内容上的细化 研究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原因、任务以及主题范围。 研究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和程序等。 研究结果实验、研究或设计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和性能等。 4 研究结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和应用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和预测等。 2、上述要求在写作上的细化 摘要应该言简意赅用字精练满足规定字数要求不分段无公式无图表无引文号内容要尽可能避免与题名和前言在用词上的明显重复。 3、常用写作技巧 1本文提出或叙述、讨论、探讨、研究、旨在、限于等 2通过对的研究分析阐述了从而提出了最后 3本文针对采用方法对作了分析研究最终揭示或得出 4本文从入手着重探讨了最后提出 5本文分部分一是二是最后得出 6鉴于经研究发现或表明但也存在值得讨论的 7本研究试图通过手段借以解决不足并从实验证明 四、关键词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是学位论文必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标准 GB/T7713-1987 指出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1、上述要求在内容上的细化 1关键词应具有可检索性 2关键词能表征全文内容 3关键词数目为 3-5 个 4新出现的重要术语要选为关键词 5概念不明确的词汇不能选为关键词 6同义词、近义词不能并列为关键词。 【说明 3】 对题名、关键词和摘要的检索是三种不同层次的检索题名检索是“标题式”检索关键词检索是“条目式”检索摘要检索是“短文式”检索。 【说明 4】 当题名与正文主题具有同一关系时 可以说摘要是摘论文之要 题名是摘要之摘要关键词就是以单词或术语形式摘题名和论文之要。 【说明 5】 如何把关键词有序排列目前尚无明确的规范加以约束。有的论文采用频度法排列关键词缺点是频度高的词不一定是核心关键词有的论文采用汉语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关键词缺点是没有考虑关键词的词义有的论文采用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 5 排列例如我校的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其缺点是外延上没有包含关系的术语之间不能实现这种排列。 2、上述要求在写作上的细化 由于关键词不属于规范词而属于一种自由词游离于规范词表之外的词因此可选一些名词及其词组、动词及其词组作为关键词具体如下 1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名词如“自动控制”、“机械原理” 2科学技术动词如“设计”、“仿线科学技术方法如“校正设计方法”、“时域建模方法” 4专有名词如“神舟五号”、“飞毛腿导弹” 5物品名称如“控制元件”“仿线产品型号如 HIT 型三轴仿真转台”、“PYZ 型电焊机” 7专业术语如“PID 控制器”、“稳定性”。 3、常用写作技巧 1从论文题名中提取 论文题名是用最简洁、 最恰当的词汇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 包括论文中的主要信息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的结论等。这样就可从题名中提取关键词。例如本文的前三个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方法”就是从题名中提取的。 2从论文内容中提取 有时题名并不能完全反映论文所研究的全部内容仅从题名提取关键词会丢失一部分信息。这时需要从论文的正文部分提取补充关键词。例如本文的第四个关键词“撰写规范”“国家标准”就是从正文中提取的这在题名中并没有反映出来。 五、绪论综述的写作方法 绪论是学位论文必要的组成部分。绪论也称引言前言导言绪言、概述、综述或问题的提出。当没有“绪论”二字但有相关内容时称无题导言。绪论的作用是对论文的内容进行导引或导读说明。国家标准 GB/T7713-1987 指出引言是“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或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1、上述要求在内容上的细化 1说明本研究课题的由来 2本研究课题的作用、目的和意义如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等 3历史地回顾前人的工作文献综述内容 4有什么尚未解决的问题文献综述内容 5本研究课题涉及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工作 6解释本研究课题所用到的专用术语或缩写词语 7本研究课题拟采用的方法、原理、途径和手段 6 8本研究课题要得到的预期结果。 【说明 6】 所谓文献综述就是对某个时期内、某学科、专业或某项技术、产品的研究成果、技术水平、 发展动向进行综合叙述的一种情报研究成果。 有关学科的综述叫综合性综述有关某项技术或产品的综述叫专题性综述。综述具有如下特点 1纵向上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时间为主线说明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2横向上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主要国家、主要科研机构或主要科学家、学者在研究对象所在领域的实际水平在时间点上或时间段内叙述国内外的情况 3 它是一种“述而不评”的行文手法 不论证 不分析 论证和分析放在正文里 。只交待研究背景作者意图和论文要点 4综述是一种研究成果不是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一种再创造。 2、上述要求在写作上的细化 1本研究课题的来源或学术背景 2本研究课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3本研究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沿时间轴方向进行纵向叙述在时间轴的具体点上或段内进行横向叙述可以在理论上、方法上、技术上、工艺上、应用上进行纵横向叙述 4本研究课题现有相关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理论上、方法上、技术上、工艺上、应用上的不足或空白点 5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或工作。 3、常用写作方法与技巧 绪论写作有近 20 种写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直接点题开头法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针对研究课题进行阐述的一种方法 2写作范围开头法 一开头就将研究课题论述的范围向读者交代的方法 3陈述观点开头法 首先陈述论文主要观点以使读者了解论文内容的一种方法 4定义式开头法 通过对论文内容中的新概念下定义使读者了解论文内容的一种方法 5提出问题开头法 通过提问方式是向读者交代论文所选课题缘由的一种方法 6交代背景开头法 传统的开头方法。首先向读者交代研究课题历史背景或学术背景的一种方法。 绪论写作常用技巧有以下几种 7 1时间开头法 目前最近近年来多年来某某年代等 2地名开头法 某某城市中国美国亚洲欧洲等 3名词开头法 XX 研究XX 理论XX 方法XX 技术XX 产品XX 装置等 4动词开头法 用利用将等 5关联词开头法 关于由于对对于有关随着根据等 上述写作技巧适用于各种段落开头的写作包括正文和结论。需要指出的是选好第一词 想好第一句 写好第一段是写好绪论的关键一步 也是写好论文或文章的技巧之一。 限于篇幅本文没有给出上述各种方法的应用举例敬请读者原谅。 六、章节题名的确定方法 为了确定章节的题名首先要明确章节的划分方法。章、节、段是著作按内容进行划分的单位。把一部著作或一编不是“篇”编是比章大的划分单位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则每一部分就叫章。章比一部书或编小但又比节大。把一部著作中一章的内容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小部分则每一小部分就叫节。把一篇文章的内容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小部分则每一小部分就叫层次在文章中一般用一、二、三、或 1、2、3 表示用以说明文章内容的表现顺序。节比层次和段落大。把著作中一节的内容或文章中的一个层次再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小部分则每一小部分就叫段。层次可大于、等于段落。应当区别这里的“层次”与“段落的层次”的差别“段落的层次”一般意指段落内部其内容的安排顺序。 通过对章节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出章节划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凡在论文题名一级下独立完整的内容如基本论点、观点、看法、主张都可独立设成章。当独立完整的内容只有一个时则内容的不同方面可独立设成章 2凡在章名一级下独立完整的内容如支持章基本论点的分论点都可独立设成节。 1、上述要求在内容上的细化 1论文总题名和章节题名应构成论文的骨架和结构能概括全文所表达的内容 2作为论文总题名应能把论文的内容、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因素之间的关系生动地、确切地表达出来为原则 3作为章节题名应能把该章节的内容表达出来为原则。 2、上述要求在写作上的细化 1章节标题都应简短明确 8 2章节标题之间要上下关联相互响应 3同一层次标题应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尽可能具有排比性 4章节标题不能成句 5章节标题的词汇要避免重复章标题中的词汇尽可能不要出现在节标题中 6章节标题中尽可能不用标点符号 3、常用写作技巧 【错误章标题举例】 假设论文总题名110/119/122 综合接处警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第一章综合接处警系统的需求分析 第二章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第三章基于 VC++的系统开发与实现 第四章系统测试 第五章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六章系统维护方法与常见故障 错误分析字长不均衡无排比性。 【改正后的章标题】 第一章系统分析 第二章系统设计 第三章系统实现 第四章系统测试 第五章系统运行 第六章系统维护 【错误节标题举例 1】 2 相干性的影响因素 2.1 频率差破坏相干性 错误分析2.1 标题已是一个完整句子。 【改正后的节标题】 2 相干性的影响因素 2.1 频率差 【错误节标题举例 2】 3 速度跟踪环路 3.1 速度跟踪环路的数学模型 错误分析3.1 标题用词重复。 【改正后的节标题】 3 速度跟踪环路 3.1 数学模型 9 七、章前言的写作方法 作为章前言当没有“前言”二字时称为章首语。章前言的写作与绪论的写作方法大体相同不同之处的是绪论是从论文的总体上给出导引或导读说明而章前言是从章的层次上给出导引或导读说明。章前言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本章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目的和意义若在绪论中已作交代则可省略解决该问题的理论依据、技术手段和实验基础预期目标及其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此外除绪论中已说明的本章所涉及的其他新概念、新术语或他人在阅读本章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疑问也应在章前言中作出必要解释和交代若有必要还可说明本章预期目标或结果同他人已有成果的相互关系等。当然这些内容并不必逐一介绍而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关于学位论文中章的写作方法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1、上述要求在内容上的细化 1说明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 2说明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同论文主题的关系 3说明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原理、途径和手段 4说明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的预期目标或结果 5说明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同他人已有成果的相互关系如有必要 6解释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所用到的专用术语或缩写词语绪论中没有提到的 2、上述要求在写作上的细化 1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的性质理论、原理、方法、技术、工艺、应用 3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在论文中所占地位 4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课题所采用的方法、原理、途径和手段是什么 5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所要获得的预期目标或结果是什么 6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所用到的专用术语或缩写词语的解释或定义。 3、常用写作技巧 章前言章首语写作可以采用绪论写作常用的方法与技巧。章前言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段落。例如按直接点题法撰写的章前言的参考格式为 “本章拟解决或研究的问题说明或定义+性质理论、原理、方法、技术、工艺、应用+所占地位+同他人已有成果的相互关系如有必要+所采用的方法、原理、途径和手段+预期目标或结果+专用术语或缩写词语的解释或定义。” 八、节的写作方法 10 节的写作是章正文写作的主要方法。除章前言、章小结外当一章的正文内容是由若干个独立部分或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构成时就会产生节的写作问题。这时可将这若干个独立部分或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设成节当节题名确定后就可按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段落划分然后按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或结构关系进行段落的写作进而完成节的写作。关于学位论文中节的写作方法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学位论文中关于节的写作与文章中层次的写作方法类似。根据内容或结构的需要可以有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或只有中间段。应注意这里的结尾段指的是节的结尾段。节的结尾段与小结段的功能相同详见后面有关段落的分类。 九、段落的写作方法 段落是由客观事物及其内部联系中的基本成分决定的。它反映了作者思维进程中的基本步骤以及各步骤间的连接和停顿使文章眉目清楚帮助读者掌握文章的层次领会文章的内容。段落在形式上有换行、空格的明显标志。又称“自然段”、“语段”。段落必须具有单一性、完整性。分段要匀称得当长短适度各段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上下段之间要自然衔接。段落以其包含的内容可分为单义段、兼义段以其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表现为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引语段、主题段、过渡段、注释段、小结段等以其实现的主要功能可分为议论段、描写段、说明段、强调段等。若按段落的构成方式即段内各句子间在意义上的联系方式、层次关系来分则有总分式段落、并列式段落、承接式段落、递进式段落、选择式段落、解说式段落、转折式段落和因果式段落等。 学位论文中关于段落的写作涉及段落分类、段落衔接和段落写作三个问题。段落分类用于明确段落的功能段落衔接用于确定段落之间的承接方式段落写作用于确定段落内各句子之间的关系。 1、段落的分类 1总分式段落是指段落中句子之间是以先总后分的关系构成的。总分式段落常安排为篇、章、节的起始段。 2并列式段落是指段落中句子之间是以平等的关系构成的。这类段式呈横式结构段中几句话分别叙述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分别论述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构段方法很少使用关联词语。 3承接式段落是指段落中句子之间是以前句引出后句后句紧承前句的关系构成的。 承接式段落是按时间先后或者事情发生、 发展的顺序组成段落。 其句子间的关系不管从时间看还是从事情看都是“纵”的关系因此记叙性段落常用此式。 4递进式段落是指段落中句子之间是以递进关系构成的。这类段式语句之间常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且”、“并且”、“况且”、“甚至”、“甚至于”等衔接。 5选择式段落是指段落里的句子各提供一种情况表示供选择的一种关系。选择式段落语句之间常用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衔接。 11 6解说式段落是指段落中后句对前句进行解释说明。说明文和议论文常用此式组成对事物或观点进行解释、申述、证明。 7转折式段落是指段落中句子之间是以转折关系构成的。这类段落一般由两层意思构成后层意思转到与前层相对或相反的意思上行文常用“但”、“但是”、“可是”、“却”、“然而”、“只是”、“不过”等关联词语衔接常用于议论性段落。 8因果式段落是指段落中句子之间是以因果关系构成的。这类段式可构成前因后果关系也可构成前果后因关系常用“因为”、“所以”、“由于”、“以致”之类的关联词语衔接议论性段落常用此式。 9开头段是指居于文章开头地位的段落。用于概括全文中心或引出主要内容。 10中间段是指居于文章正文部分的段落。常由若干个段落组成“段落群”或“主体段”。中间段依不同的表达目的又分别表现为记叙段、说明段、议论段、描写段、抒情段、对线小结段是指文章中一层意思已得到完整表达之后用以概括、总结层次意思的段落。它常常出现于文章叙述完几件事或论证、说明几个问题之后对前文的概括。要求写得准确、简明。 12结尾段是指居于文章结尾地位的段落。用于概括、总结全文所述事情或问题的情况进一步深化主题使文章自然结束。要求写得干净利索。 13引语段是指以引语构成的段落。用于引出事实或论证自己的观点借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语段可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直接引用要求准确无误间接引用要求不能断章取义歪曲原文。 14注释段是指对文章中的引语予以诠释或说明的段落。这类段落安排在引语之后用以说明所引用某段文字的意图含意上下关系等。 15主题段是指用于点明或包含文章主题的段落。它包含了文章力图说明的中心思想。要求文字精练、准确、富有概括性。主题段在文章中没有固定位置既可以是开头段也可以是结尾段还可以是中间段。记叙性文章一般没有明显的主题段。 16强调段是指作者为突出地表达一个意思以一个完整的段落加以强调这个段落就叫强调段。在文章中常为表现为独句段或独词段。 2、段落的衔接方法 1自然衔接是指段落间依时间的推移来衔接。文章中记叙情节过程说明作物生长过程等常采用这种方法衔接段落。 2方位衔接是指运用方位词对空间变换段落的衔接。这类方法常用于说明建筑、叙写游记一类文章的段落衔接。 3总分衔接是指体现段落之间总分关系的衔接。总分衔接常用“分述如下”、“总之”、“综上所述”之类的词语衔接段落。 4因果衔接是指体现段落之间因果关系的衔接。因果衔接的两个段落要先因后果也可先果后因常用“其原因何在”、“其结果是”之类的词语衔接段落。 12 5并列衔接是指体现段落之间并列关系的衔接。并列衔接各段开头句式相似以示并列关系或段首用“首先”、“其次”等序码之类的词语衔接段落。 6 转折衔接是指体现段落之间转折关系的衔接。 转折衔接常用“但”、 “但是”、 “然而”、或“反过来说”、“另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衔接段落。 7补充衔接是指体现段落之间补充关系的衔接。补充衔接常用“此外”、“还有”、“还要加以说明的是”之类的词语衔接段落。 需要指出上述各种衔接方法中所用到的衔接词应根据语义、语法或逻辑结构要求来确定其是放在前段还是放在后段。 3、段落的写作方法 受英语段落写作方法影响汉语段落写作方法也逐渐采用英语段落的写作方法。表现在一个典型的段落一般是由一个中心句英语称为主题句、若干个支持句英语为发展句和一个概要句英语为结尾句构成的。中心句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段落是否成功。中心句的作用有三个一是确定主题二是限定主题范围三是提供写作思路。写作时应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一是中心句应包含主题导向二是中心句应尽量概括三是中心句应尽量具体。解决好这三个问题的目的是为支持句的写作提供主题、方向和范围。 中心句与支持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支持句之间的关系可参照上述有关段落分类的结果加以选择使用。 1段落中心句是指表达一段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也称“段落主题”、“段旨”是构成段落的一种句子类型。可以安排在一段的开头、中间或结尾。记叙性文体的段落中心句往往就在句首用以统领该段的记叙、描写内容。议论性文体的段落中心句常常是文章的论点或分论点往往出现在段首总领全段提挈下文或安排在结尾总结全段有时也出现在段中。说明性文体的段落中心句一般就是体现说明点的句子。 2段落支持句是指在段落中对段落中心句起证明、引申、描述等支撑作用的句子是构成段落的一种句子类型。 3段落概要句是指在段落中再一次重申段落中心思想起突出和强化中心思想作用的句子是构成段落的一种句子类型。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概要句就是段落中心句。 4段落无主句是指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寓于全段的描述之中作者寓意含蓄段落中没有中心句。这种段落要深刻理解和归纳总结才能理解作者用意。 十、章小结的写作方法 章小结的写作与小结段的写作类似。是指一章中的几件事通过叙述、说明、分析和论证而得到完整表达之后用以总结、概括前文意思的段落。在写作上往往要求章小结与章前言首尾呼应。看到章前言应知道一章要讨论什么问题看到章小结应知道问题讨论的怎么样了。 13 这里的“概括”是指简单扼要与逻辑学中的“概括”不同逻辑学中的概括是把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关于学位论文中章小结的写作方法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1、上述要求在内容上的细化 1本章出于什么目的 2应用了什么方法或理论 3研究或讨论了什么问题 4获得了什么研究成果 5章前言中所要研究问题的实现情况。 2、上述要求在写作上的细化 1章小结必须与章前言首尾呼应 2章小结为一独立段 3章小结中只对本章所做工作进行概括和总结不论不析 4行文要干净利索。 3、常用写作技巧 章小结写作可以采用小结段的写作方法。章小结的参考格式为 “本章基于 XXX 目的采用 XXX 方法或理论对 XXX 问题进行了分析或研究或讨论内容包括问题 1问题 2问题 3。获得的结果是 123。 十一、结论的写作方法 结论是学位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标准 GB/T7713-1987 指出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所谓“结论”有两种含义 一个是“从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 另一个是“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论断”。论断即推论判断。推论即用语言的形式进行推理。 1、上述要求在内容上的细化 1出于什么目的 2研究利用什么方法 3研究了什么问题 4获得了什么研究成果 5研究成果有什么的价值 6本文规定研究内容的完成或实现情况 7研究成果与他人成果之间的关系 8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 9研究成果改进意见或改进的方向 10研究成果验证方法。 2、上述要求在写作上的细化 14 1研究目的描述 2研究方法描述 3研究问题描述 4研究成果描述 5研究价值描述 6绪论中规定研究问题的实现情况描述 7与他人研究成果的关系 8研究成果存在问题描述 9研究成果改进意见描述 10所获结论的验证情况的说明/描述。 3、常用写作技巧 “为实现 XXX 目的或为解决 XXX 问题基于 XXX 理论利用 XXX 方法、技术、手段 通过XXX实验 针对XXX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获得了如下XXX结果 1、 2、3、。客观地评述每项结果的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需要改进的意见或方向。说明论文中规定研究问题实现的情况。文中给出的算例、实验验证了所获结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说明 6】 目前在一些学位论文中存在着开头讲一码事收尾讲另一码事的现象缺乏前后呼应。如在绪论中提出了论文的主旨和目的规定了待研究的问题但却未在结论中说明目的实现的情况得到了什么结果解决了哪些理论的或实际的问题在绪论中谈到历史背景和前人的工作但在结论中却未说明对前人或他人有关问题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作了哪些修改、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遗留问题等。 十二、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病句和错句的检查 语句是论文的基本单元要注重语句的写作。语句的写作包括语法、修辞和逻辑 3个方面。语法是指结构对不对修辞是指表达好不好逻辑是指道理通不通三者中任何一个出错都会变成“病句”或“错句”。所以应按上述三点检查语句的错误。 2、两个有用的写作技巧 1为使结构紧凑可将内容相关而又简单的多个单句变为复句 2为增加可读性可将不易理解的长句变为复句或多个短句。 3、两个呼应 1绪论与结论应保持首尾呼应 2章前言与章小结应保持前后呼应。 4、其它注意问题 15 1用词要精确、恰当、切忌累赘和浮夸之词 2 在结果讨论中 尽量少用“被动语态”的句子。 例如 不要写“实验结果见表 1”而要写“表 1 显示了” 3尽量少用或不用代词更不宜多用抽象名词 4要避免产生这样的毛病该用句号而不敢用担心用了句号会把前后文语义上的联系割断 5肯定句先说否定句后说。例如要先说“只要努力必有收获”而后说“不努力就不会有收获” 6要多用使人能“普遍理解的术语”而不要使用土语、俗语、口语、行话和空洞无物的词句 7尽量少用脚注和缩写力避在行文中用括号作注释说明 8任何测得的量值数据都要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9 防止“歧义”或“含意不清”的写法。 例如 不应写成“W/m/k” 而应写成“W/mk” 参考文献 1、张孙玮.《科技论文写作入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吴春煌.《科学论文写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3、高烽.《科技论文写作规则和写作技巧 100 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4、国家标准 GB/T7713-19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5、哈工大《硕士论文撰写规范》 16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规范二论文各个部分的撰写思路和要点 三、论文各个部分的撰写思路和要点 不同学科、 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和内容结构 其中以研究报告论文最为典型其他类型论文可参见本文提供的范文。研究报告的撰写具有比较固定的格式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标题作者及工作单位摘要及关键词引言正文实验方法与条件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包括标题作者及工作单位。 一标题 应准确揭示论文主题字数一般在 20 字左右不超过 26 字。 二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一般以课题实际完成人、 撰写人为第一作者 研究生导师为合著者。 作者工作单位 包括所在地名和邮编列于作者姓名之下。 三摘要的撰写 以第三人称的语态客观、扼要地表述文章要点。学术期刊的论文其摘要长度一般控制在 200300 字内学位论文可长些500800 字。学术论文的摘要的撰写可从研究目的对象、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 4 个方面来展开。 例文1一篇有关调查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文章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 4 期其摘要为 摘要为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总体质量有一明确的认识 在浙江省 8 家高校学报中随机抽取硕士研究生论文的专家审稿单 278 份作为调查样抽取非研究生论文大多为高校教师的论文专家审稿单 353 份作为对照样调查统计两组论文专家审稿的评定结果。采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对两组论文的质量进行量化评判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生组总得分比对照组低 4.91%差距不大提示硕士研究生论文总体质量水平能基本达到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要求。 关键词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调查学术期刊 点评 例文 1 摘要写得很规范。 第一句表述了研究目的 随后的从“在浙江省评判和比较”介绍了研究方法随后的有下划线部分显示了研究结果最后一句给出了结论。该摘要将文章关键内容表述得很清楚即便不看摘要也可直接引用该摘要。 17 ● 下面一则有关网上服装消费者研究的文摘错把背景材料和研究预期写入摘要是不合适的。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网上服装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其营销方式、购买方式相比传统的服装市场有较大区别因此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具有更多为知盲区如对网上消费市场的细分研究目前还只是一个空白。文章通过借鉴先进的国际研究方法对网上服装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风格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了网上服装消费者购买决策风格的 8 种类型。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深化中国网上消费行为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同时也能为相关企业进行网上消费市场细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经修改后的摘要为 摘要探讨当前网上服装消费者购买决策风格。借鉴国际最新研究方法通过对 13个城市的 220 位曾有过网上服装购买经历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当前网上服装消费者购买决策风格的 8 种类型追求便利型、购物娱乐型、眼花缭乱型、时尚潮流型、重视价格型、重视品牌型、购物冲动型和追求完美型其中重视价格型和重视品牌型两类所占比例最高。 四关键词的选择 选择 3~8 个能揭示论文主题的专指性学术词汇要求它便于检索该文献。 五引言的撰写 一段好的引言不仅是个好的开始还能够提升论文的评价。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论文撰写引言的方法存在不同在此介绍一种适合于科技论文的最具表现力、提升力的撰写方法。具体围绕以下 3 个方面来撰写。 1开门见山直接介绍本研究课题的意义要客观避免喧染和夸张宜直接无需从宏观到微观、从国际到一小部门地绕圈子叙述。 2简要综述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在广泛调研和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囊括国内外范围介绍、评价最新的、最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引出参考文献指出尚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全新的或前人尚无涉及的研究领域可用类似“就该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无文献报道”来表述。不要用“就该方面的研究目前人们还不够重视”这种主观判断的语言来表述。 18 3结合尚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简述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目的。 以下是例文2“功能性碳化硅先驱体聚铁碳硅烷的合成及熔融纺丝”见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 年第 1 期一文的引言。 0 引 言 先驱体法制备的碳化硅SiC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氧化等优异性能在高性能复合材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以先驱体高分子的电磁改性来制备 SiC功能材料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比如通用型 SiC 纤维的电阻率为 106.cm 左右 无磁性是一种典型的微波透射材料。但通过化学掺杂、物理掺杂、高温处理、表面改性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电阻率大幅度地改善其电磁性能使其在较宽的微波频率下具有很好的吸波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结构吸波材料。如 Yamamura 等 [1]采用 PDMS(聚二甲基硅烷polydimethylsilane)和钛酸丁酯制得聚钛碳硅烷后者经熔融纺丝和连续热处理制备了 Si-C-Ti-O 纤维这种纤维的电阻率最低可降到 10-1.cm。Ishikawa[2]采用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PCS)和四乙酰丙酮锆制成聚锆碳硅烷并制得 Si-C-Zr-O 纤维锆能抑制 -SiC 的生长 因此 Si-C-Zr-O 纤维显示出较好的耐高温性。 近年来 Ishikawa[3]采用 PCS 和乙酰丙酮铝、曹峰[4]采用 polysilacarbosilane(PSCS)和乙酰丙酮铝制成Si-C-Al-O 纤维此纤维经高温烧结后得到 Si-C-Al 纤维显示出非常好的耐高温性。 Yamamura[5]用电阻率在 10-2102.cm 的 SiC 含 Ti 或 Zr 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对 812GHz 的雷达波反射衰减达 15dB 以上最高可至 40dB。王军[6]等采用超声分散法将铁、钴、镍、钛等纳米金属均匀分散于 PCS 中经熔融纺丝、预氧化、烧成制得吸波性较好得 SiC 纤维随着纳米金属微粉用量的增加吸波性能提高。 笔者将采用低分子量的聚硅烷LPS与二茂铁合成 PFCS 并经熔融纺丝、 预氧化、烧成制得电阻率低、 有磁性的 SiC 纤维 进而制备磁性 SiC 结构吸波材料 也可将 PFCS直接高温裂解制得磁性 SiC 吸波陶瓷。 这种方法工艺较为简单 成本低廉 铁分布均匀有利于多孔纺丝 最终制得连续含铁 SiC 结构吸波纤维。 在 PCS 中引入铁络合物制备含铁的 SiC 陶瓷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尚未见报道。 点评 作者在首句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后 着重介绍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采用逐一简介加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使文字上很简洁然后点明本研究与前人的不 19 同点和推进以“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尚未见报道”来表示该文内容的新颖性、为...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814综合考试A(含英美概况、文学常识、现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2017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学(学术学位)细胞生物学(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线)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