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有效】华中科技大学龚江课题组诚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以及博士后
龚江,男,1988年2月生于重庆市,将于2018年9月加盟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交联壳聚糖膜”,指导老师是罗祥林教授。2015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课题包括“聚合物的碳化以及阻燃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导师是唐涛研究员(2005年杰青)。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界面研究所,胶体化学部门,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课题是“聚离子液体的碳化和仿生智能驱动器”,合作导师是Prof. Markus Antonietti(H-index = 164,引用总计95163,2018年4月统计)和Prof. Jiayin Yuan(现任职于瑞典Stockholm University)。2017年8月至今,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Prof. Banglin Chen(陈邦林 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课题包括“仿生刺激响应的MOF和HOF复合膜”。
研究目标:(1)将回收高分子材料大批量转化成高附加值的碳材料,减少白色污染,实现千克级的转换。(2)利用含有杂原子的聚合物制备含有杂原子的多孔碳材料。(3)天然高分子转化成高附加值碳材料。(4)MOF和HOF的碳化制备纳米碳材料。
材料应用:(1)气体吸附、染料吸附/脱硫、吸附金属离子/有毒物/农药/抗生素、油水分离。(2)光催化、芬顿和AOP。(3)催化有机反应。(4)传感器和驱动器。(5)能源领域。
材料应用:(1)筛分与分离,CO2,CH4,H2等。(2)检测与响应,检测H2S,CO2,HCl,NH3,H2O,O2等,电阻、电压电流、颜色、荧光和状态等变化。(3)驱动与形变,溶剂、气体、光、电、水、热等响应,用于湿度发电与压力发电,等。
拟招收2019年9月入学的2名硕士研究生(统考、推免或者硕博连读均可)和1名博士研究生,以及2018年9月后进站的2-3名博士后。
(4)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的要求符合华科最低要求(通过英语六级,至少一篇SCI论文)。
(6)本课题接受申请者先入组做科研助理再申请2019年审核制博士报名,待遇面谈。
因为课题组处于快速发展期,课题较多,人手严重不足。大家来了不用担心没有自己的课题。
对于硕士研究生,课题组的毕业要求是发表三篇影响因子5以上的文章,第一和第二篇文章,老师会全面指导,第三篇及其以后文章,老师会让学生充分锻炼,力求培养出全面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另外老师更希望来课题组的学生如果做的好能继续留组读博士。
对于博士研究生,课题组的毕业要求是发表四篇文章,其中三篇影响因子5以上的文章和一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老师会提供很多研究课题和方案,同时留下足够的学生发挥的空间,课题方向不会过分限制,研究课题只需要满足老师的大的研究方向即可,力争课题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重要意义。表现优秀者,可优先考虑留组;或根据个人意愿,推荐至国外优秀课题组深造!
对于博士后,在站期间年薪18-20万元,具体可面议。视研究表现和成果,享受额外科研奖金,并享受国家和华中科技大学规定的其他待遇,如住房补贴(或租住博士后公寓),子女入托、中小学入学等校内职工同等待遇。课题组负责保障进行研究工作所必须的充足经费和完善实验条件,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鼓励申报各类项目,提供出国学习参加国际会议等访问交流机会。合同期满可选择续聘,或支持竞聘本校或兄弟院校教师岗位,或根据个人意愿,推荐至国外优秀课题组深造!。
邮箱:jiang.或者br>
来信中请注明申请的类型,包括硕士、博士、硕博连读或者博士后,另外可以同时发送微信或者QQ号,以便交流沟通。
15. Jiang Gong, et al., A facile approach to prepare porous cup-stacked carbon nanotube with high performance in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445 (2015) 195–204. (IF2018 = 5.095)
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点此查看侵权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