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正常的评论是中国学术界的顽疾

作者:王宝山  时间:2010-01-20  热度:

    中国期刊与外国的期刊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没有Comment。在国外期刊上,很常见Comment文章,还有Reply。无论谁对谁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正常的学术评论,健康的学术界都应该有此一条。

 

    学术会议也有类似的现象。国内的会议基本上都是吹捧会,强的吹,弱的捧,不捧就少说话。国外的会议基本上是评论会,任何人都可以给任何人一个comment,很正常。

 

    不是大牛,没人敢在中国期刊上写Comment;不是领导,没人敢在会议上说Comment。偶尔不慎多说一句话,基金奖金啥都要提防了,可能一辈子都后悔。

 

    没有正常的评论,好处是学术界很和谐,只不过是“过度和谐”。Harmony是好事,overharmony是不是好事,就不得而知了。

 

    话又说回来了,即使允许评论,恐怕也实现不了,翻翻中文专业期刊上的论文,哪一篇都够写个长长评论的!

 

说到底,还是个面子问题!说到面子,连大楼都不例外。我们系里的老楼也正在包面子,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形容,恰如其分!劳民伤财不说,折腾的连实验室都没了。

 

学术界应该是个最“不要脸”的地方。然而,中国的学术界是最“要脸”的地方。不要脸的反而越来越有脸,要脸的却适得其反,越来越没脸了,只好自己打肿脸虫胖子,也算是世界奇迹之一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778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