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示性请示是用来请求指示、批示,以解决问题、解释疑难。如,本单位有些困难自身不能解决,请求上级机关解决;再如,对上级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规章或某项指示有不同理解,希望上级明确解释,或者从实际出发需要对某项规定、制度、指示作出修订、补充。
当前,市区尚有一定数量的外来流动人口,有些从事行乞,有些居无定所,到处流窜。如不妥善安置,将对社会稳定造成隐患。现已临近年关,为确保首都社会安全稳定,使全市人民安度春节,拟对外来人口采取集中安置、收容遣送措施,根据市政府主管领导意见,所需资金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中专项列支。现请拨专项资金120万元。
据部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反映,在办理经营许可证申请过程中有些问题不明,我局无法解释,急需省局作出解释,以解答具体工作中的疑问,保证办理申请工作的及时顺利进行,很好地为企业服务。现将有关问题呈上,请复示为盼。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加快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四湖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经市文体局研究论证、市发改委审查后批准立项,拟建设四湖市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作为我市打造活力四湖、改善民生的实事之一。现呈请市政府批准。
求转性请示是请求上级机关批转的请示。即某职能部门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因为不能直接要求平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部门照办,而需要请求上级审定后批转有关方面执行,所上报的请示。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为贯彻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市安全生产管理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铜山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已经主管市长同意。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和责任体系,把事故损失减低到最小程度,确保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现呈请市政府审查,如无不妥,请批转各有关部门执行。
第一,要控制使用,当用才用。必须办理而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又不能解决,确实需要请示上级的才可行文请示。属于自身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事项,不宜请示。在申论作答时,要仔细辨别试题要求请示的事项是什么,要针对问题的重点、确有必要的事项撰写请示。
第二,要一文一事,切忌把两个以上问题放在一个请示里,不管这些问题彼此是否有关系。
第三,要按级请示,确实必须越级请示的,也应同时抄送直接的上级机关。如果一项请示涉及不止一个上级机关,应当以主管此项请示的上级机关为主送单位,其他为抄送单位,避免职责不明,耽误处理时间。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同时抄送同级和下级机关。
第四,请示的格式也包括标题、正文和结尾,标题一定要写明事由,不能光写“请示”两个字,必须把要请示的事由写清楚。
在请示的要素中,请示事项居于核心地位,但事项往往简略,一言可尽,如请求拨给资金、请求对问题作出答复、请求批准处理措施或批转方案、意见,事项本身都不用多作解释;那么撰写的重点就在于陈述事由——请示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个请示,请示事项的必要性、重要性、效益性在哪里。因此,要把行文的重点放在事由的陈述上,把理由阐述得充分透彻,强调请示事项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效益性,使阅者确信请示事项的合理性,进而形成良好的印象、给予满意的批复——在考试中给出满意的分数也就水到渠成了。
事务文书,是指机关处理日常工作事务所常用的、而又不在法定公文范围内的文书体裁。其中,最常用的是各种讲线.讲话稿六要素:讲者、目的、场合、对象、内容、语言
讲者、目的、场合、对象、内容、语言,是所有讲话稿都必须具备的六种要素,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成一体的。讲稿的风格、式样取决于这六种要素,要做到讲稿得体,就必须符合这六要素的要求。要根据不同的讲话者、讲话目的、场合、针对的听众对象选定内容和语言,除内容和语言要得体外,运用恰当的语气、情感策略也十分必要。如前所述,讲话稿中要设身处地为讲话的对象着想,讲话的思想要符合对象的切身利益,表达中要抒发真情实感,保持适度的语气,尊重听众,适当穿插幽默,采用相对口语化的语言,注意文字的上口、可读和节奏,追求庄重得体、亲切平易的风格,达到感染力、说服力、实用性的效果。
称谓是讲话稿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不可轻忽的环节。起草讲稿必须注意,领导公开发表的正式讲话在任何场合下都不会用非规范性称谓——“老乡”、“乡亲父老”、“干部们”、“干部同志们”之类,事故处理现场的严肃场合,更加不会,有些申论作答者使用类似称呼完全是受到网上“范文”的误导。行政机关的讲话,对内部、对工作人员、对群众,一般只称“同志”、“同志们”,在有外宾、商务伙伴或投资商等礼仪性场合、或发表非正式讲话,或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记者采访等,可能使用“女士们、先生们”等国际通行的礼仪性称谓,或“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朋友们”等国内通行称谓。
例1,会议和事件现场,称“同志们”:同志们:番禺“4?9”事故是我省建设系统今年以来最大的一起施工安全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20人轻伤,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2005年4月14日,广东省建设厅副厅长陈英松在广州番禺“4?9”事故现场会上的讲线,看望慰问群众,称“同志们”:同志们,我是温家宝,我来看望大家,你们吃苦了!(2008年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州火车站看望旅客并简短讲话)
在国内,只要属于“人民内部”,置诸四海而皆准的万能称谓是“同志”;对海外人员、不明身份的人员、属于“敌我关系”的人员如现行罪犯、服刑人员和改造对象、确知其身份为外商等体制外人员等,类似情况下不能称同志。对特定群体不能直呼农民、民工、老乡,一般应称“同志”,这是出于对群众的尊重和领导的自重,也是机关的惯例。对上级领导,称“首长”也并非规范性称谓,一般还是称姓+职务,如王主任、周副书记,在起草讲话稿中应避免出现“首长”字样。同一单位、关系较近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称呼,可称名+同志,或名+职务,如“振民同志”、“正光局长”。“同志”的具体使用方法如:
讲话中介绍与会人员的情况:单位+职务全称+姓名+同志,表示正式、规范、庄重,例:今天到会的有市畜牧局局长李正光同志……
与单位连称的情况:A、单位+姓+职务,表示尊重,例:下面请市畜牧局李局长作指示;B、单位+名+职务,表示尊重和亲切,例:市局正光局长百忙之中亲临指导,我们表示欢迎!
现场讲话、会议讲话、新闻发布会发言提纲,一般内容为通报、总结情况,其写法要视具体“六要素”的情况而定,总的原则要把握“事实清楚、观点明确、庄重得体、内外有别”的要求,下面提供一篇现场+会议讲话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