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临床执业医师笔试第二次考试模考试题(十二)

作者:  时间:2019-02-16  热度:

  【摘要】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01号)可知:天津、海南和云南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综合笔试第一次未通过的考生可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为2017年11月25日-11月2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01号)”可知:天津、海南和云南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综合笔试第一次未通过的考生可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为2017年11月25日-11月26日。下面医家园分享“2017临床执业医师笔试第二次考试模考试题(十二)”供大家提前准备。

  7.女性,35岁。发现右附件区囊性肿块3个月。腹腔镜手术剥除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不宜使用的药物为

  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药物治疗应抑制雌激素合成,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故选E。

  8.女性,42岁,G4P1L1,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8 年,痛经剧烈,服用止痛药物不能缓解。伴性交痛。查体:子宫后倾后屈,60天妊娠大小,质硬不活动;子宫后壁触及米粒大小触痛结节,子宫右后方扪及约8Cm×8Cm大小包块,不活动,张力较大。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根据育龄女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子宫后倾后屈,增大,质硬,固定,子宫后壁触痛结节,子宫右后方包块,不活动,张力较大,诊断考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故选B。

  9.女,35岁。G3P1。4年前出现痛经,近1年进行性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屈,妊娠8周大小。质硬。活动差,子宫后壁及直肠子宫陷凹处扪及2个质硬结节,触痛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根据育龄女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检查子宫均匀增大、质硬、活动差可诊断子宫腺肌病;子宫后壁及直肠子宫陷凹处扪及2个质硬结节,触痛明显,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故选C。

  10.女,41岁,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1年。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2个月妊娠大小,质硬,有压痛,双侧阴道正常。本例应诊断为

  A.妊娠子宫 B.子宫肥大症 C.子宫肌瘤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腺肌病

  解析:中年生育期妇女,继发性逐渐加重性痛经,应考虑有子宫腺肌病。如伴有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子宫增大,更应考虑子宫腺肌病。故选E。

  40岁经产妇,近2年痛经并逐渐加重,伴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届时需服强止痛药。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如孕8周,质硬,有压痛,经期压痛明显。

  A.镇痛药物治疗 B.性激素治疗 C.化学药物治疗 D.手术治疗 E.放射治疗

  解析: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妇女,临床表现为经量增加、经期延长、进行性痛经,查体可见子宫均匀增大,质硬而有压痛;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子宫腺肌病,对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症状严重、年龄偏大、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全子宫切除,患者为经产妇,症状重,需强止痛药,故可手术治疗。故选D。

  A.功能性痛经 B.子宫腺肌病 C.子宫内膜结核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黏膜下肌瘤

  解析: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妇女,临床表现为经量增加、经期延长、进行性痛经,查体可见子宫均匀增大,质硬而有压痛,痛经逐渐加重的原因是由异位的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引起。患者的症状不符合功能性痛经、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黏膜下肌瘤。故选B。

  女,46岁。进行性痛经4年。近2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曾用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现痛经加重,止痛药物无效。查体:贫血貌,子宫后倾屈,妊娠3个月大,质硬,有压痛;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

  A.子宫腺肌病 B.子宫肌瘤 C.子宫内膜癌 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E.子宫内膜炎

  解析:根据育龄女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检查子宫均匀增大、质硬、有压痛可诊断子宫腺肌病。故选A。

  A.血白细胞计数 B.尿常规检查 C.肝肾功能分析 D.血CAl25测定 E.血糖测定

  解析:患者46岁,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应用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故诜D。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