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教材及大纲已经公布,医家园整理搜集了“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备考练习题(2)”供考生练习,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答案解析】 第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是在无病期针对病因或致病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消除或减少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并采取增进健康的各种措施,以防止健康人群发病。如针对病因明确的传染病(预防接种)、职业病(改善劳动环境)和某些地方病(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等。
【答案解析】 三级预防策略: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
①第一级预防: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它既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也包括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
②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
③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三级预防措施的落实,可根据干预对象是群体或个体,分为社区预防服务和临床预防服务。社区预防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群体为对象开展的预防工作。临床预防服务是在临床场所,以个体为对象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
【答案解析】 一级预防是zui积极的,主要适用于病因明确的疾病的预防。如传染病、职业病。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主要是对病因不甚明确的或多病因的疾病采取的预防措施,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肿瘤。三级预防是防伤残,促康复,预防并发症,一般针对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
【答案解析】 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该题是一道政策法规题,属于记忆性知识点。
【答案解析】 影响健康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的很多因素,包括内因,如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外因,如环境因素,卫生服务等。因此本题应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