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医生双手消毒后,常规消毒腧穴皮肤和所用针具,如果是一次性无菌针具,则无需消毒针具;
医生以拇、食指指腹相对夹持针柄下段,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使中指指端比针尖略长出或齐平,对准穴位,中指指端紧抵腧穴皮肤。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刺入,中指随之屈曲,快速将针剌入,刺入时应保持针身直而不弯。
医师左手握其踝部,右手用叩诊锤柄部末端钝尖部,在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
正常出现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如出现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分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
抬高患肢,选取上臂上1/3处,以纱布作为衬垫。医师用左手拇指、示指和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并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周,止血带的尾端放置在左手示指与中指之间,由示指和中指将尾端从止血带的下面拉过,使之成为一活结。
1.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
操作时医师拇指自然伸直,其余四指自然屈曲,无名指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90度,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
检查时医生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拇指指腹用适度压力钩压右肋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嘱患者缓慢深吸气。
若患者在吸气过程中因疼痛突然停止呼吸,表情痛苦,称为墨菲征阳性,主要见于急性胆囊炎的患者。
右手先插入手套内,再用戴好手套的右手2~5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内,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然后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口。
1.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灸腧穴,点燃艾卷,术者手持艾卷的中上部,将艾卷燃烧端对准腧穴,像麻雀啄米样一上一下移动,使艾卷燃烧端与皮肤的距离远近不一。动作要匀速,起落幅度应大小一致,如此反复操作。若遇到小儿或局部知觉减退者,需通过医者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一般灸5~10分钟。灸毕熄灭艾火。
被检者取站位或卧位,嘱其做屈肘动作,找到肱二头肌肌腱,嘱被检者放松,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被检者屈曲的肘部。将左手拇指置于被检者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用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指甲,正常时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先用手取下伤口外层敷料,按无菌操作持镊,将覆盖在伤口的内层敷料轻轻揭去,露出伤口。
(注意:如果敷料与伤口因结痂粘连,不可硬揭,以免造成伤口出血。应先用生理盐水浸湿,使敷料与伤口分离后再揭去。)
用碘酊棉球先消毒伤口部位,再由内向外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距伤口3~5cm。再用酒精棉球按照同样的操作消毒两次。
1.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为常用的保健要穴。
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寸,取其中点为两寸。
选用大小适宜的罐具。用镊子夹紧95%的酒精棉球一个,点燃,使棉球在罐内壁中段绕1~3圈或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再立即将罐起下。如此动作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拔至施术部位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用手隔开双眼,电筒光照射一侧瞳孔后,观察另一侧瞳孔也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
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医师以拇指和其余手指的指面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肌肤并逐渐收紧、提起,腕关节放松。
检查时被检者采取坐位,医师站于被检者背后,将左手掌平放在肾区(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由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正常时肾区无叩击痛。肾区叩击痛常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