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召开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试点总结。2019年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试点工作圆满结束并实现三个突破:一是按《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试点实施方案》(2019年版)实施考试,更多信息请关注CwisdomLibrary。
第一站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的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部分,试题采用计算机分期投放;
三是试点考区临床类别的考生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参加当年和次年的医学综合笔试。
会议中强调2019年试点考区考试质量明显提高,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预期效果,对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起到较好地推动作用。
以往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当期有效,2019年开始部分考区实施2年有效期限,从2020年考期开始,在国家基地参加考试的考生,实践技能成绩2年有效。
2019年全国12个考区临床和中医专业采用“二试”,2020年实践技能成绩2年有效期的保留为2020年新增“二试”考区做了提前的预告,具体的考区还需要等待国家医学考试网公布。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第二试试点工作于11月23日至24日在天津、吉林、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宁夏12个考区102个考点164个考场顺利进行,共有临床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四个类别,6.5万名考生参加考试。考试全部采用计算机化考试形式。
从2019年医师资格考试开始,国家开始建立技能考试基地,在国家基地参加技能考试的考生,第一站病例分析和病史采集有传统的纸笔作答改为计算投放的形式,并与第三站融合在一起。第二站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采用扫码抽题的模式。这也为考生的备考增加了难度。考生需要提前准备考纲中涉及到的所有实践技能操作部分的内容,并且要熟练掌握得分点和易失分点,增加了考生的备考时间。
2019年6月国家医学考试网发布《2019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工作顺利结束》,总结中指出2019年6月10日—6月24日,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工作在全国31个考区331个考点顺利结束。全国共77万余名考生参加了考试;其中,北京、天津、安徽、湖北、宁夏5个考区约4.5万名考生参加了今年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的试点考试。2019年北京、天津、安徽、湖北、宁夏5个考区的考生在国家技能考试基地参考,从试行结果分析,2020年全国会扩大国家技能考试基地考区范围,由此来看,实践技能考试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学不实践操作,再去参加实践技能考试不通过的风险越来越大。
2020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原则上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进行。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试的考生,成绩合格者,成绩2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