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留热是指患者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取手背或上臂内侧皮肤,用食指和拇指捏起。正常人松手后会迅速恢复平整。当弹性减退时,则恢复减慢,常见于老年人、消耗性疾病和严重脱水患者。
瞳孔直径正常值3~4mm,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虹膜炎症,吗啡等药物反应。
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而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正常人肺下界移动范围为6~8cm,减小见于肺实质和肺间质病变,以及胸腔积液和胸膜粘连。
正常肺的清音区如果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时,为异常叩诊音。常提示肺、胸膜、膈或胸壁有病变。
高调干啰音(哮鸣音或哨笛音)见于小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病变。双肺弥漫性分布的哮鸣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COPD,心源性哮喘等。局限性哮鸣音常见于气道局部狭窄,如肿瘤、气道内异物。
喘鸣和其他干啰音不同,发生于吸气相,高调而单一,见于上呼吸道或大气道狭窄,如喉头痉孪、声带功能紊乱、气管肿物等。
多见于癌肿引起的乳房局部皮肤水肿,为癌细胞侵润阻塞皮肤淋巴管所致,毛囊和毛孔明显下陷,故外观呈橘皮样改变。
见于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脂肪坏死,结核,炎性包块等。
乳头内陷可由外伤、乳房手术失败或后天挤压,乳腺肿瘤以及乳腺炎后的纤维增生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