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发展规划(2018-2020年)》,医师考试将发生重大变化,究竟医师资格考试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本文将为你解读。
点击查看:医师资格委员会印发《医师资格考试发展规划 (2018-2020 年)的通知
目前,我国仅在儿科专业和院前急救岗位,实施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的考试。2017年,符合加试专业报名条件6389人。截至去年8月,83.35%通过加试取得资格的人员在规定范围内执业。
根据医疗卫生计生专业岗位的特殊需求,实施短线专业的能力加试,弥补部分特殊岗位医生急需,通过加试获得资格者限定在本专业岗位工作。
儿科和院前急救短线分,计入总分,合格分数线与临床执业医师分数线一致。通过此类考试获得资格的,必须在本专业执业范围内注册执业。如需变更执业范围,按医师注册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师准入标准,统筹考虑医学发展、疾病谱变化和健康需求增加,修订考试大纲。依据教育测量理论,总结工作经验,改进评价手段,完善考试方案。2019年,实行修订后的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类别考试大纲。
制定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标准和规划。2018年,研究开发实践技能考试管理系统。2018年-2019年,开展实践技能考试计算机化考试系统(网络版)研发与应用。
推进实践技能考试国家示范基地建设。2019年,扩大试点。2020年,基本实现实践技能考试在国家基地进行。
2018年-2019年,建设国家考官培训基地,开展考官培训与考核,合格者由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颁发国家考官证书。2020年,建成国家考官库。
“一年两试”是在现行考试模式的基础上,每年增加一次医学综合笔试,考生当年的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可保留到下次医学综合笔试结束。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试点工作在天津、海南、云南3个考区顺利举行。
2018年,将进一步扩大医学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试点,将在天津、海南、云南和上海、福建、广西、吉林、贵州8个考区进行,试点类别仍为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和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019年-2020年,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2018年,开展临床、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实证研究,依据医师岗位胜任力要求制定分阶段考试各阶段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方案。2018年,开展临床、中医执业师分阶段考试第二阶段实证研究;对临床、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研究工作做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
六、临床医师分数线年,执行固定合格分数线工作方案,评估临床、口腔、公卫、中医类别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合格分数线实施情况。实现部分类别基于等值技术的合格分数线固定方案。其中临床执业医师为360分,临床助理医师为1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