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执业助理医考一些亲身经历大家相互学习共进

作者:  时间:2019-01-21  热度:

  从14年毕业到18年考出执业医师,我花费了整整4年时间,15年第一次考执业助理医师,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根本无从下手,从技能的颠颠撞撞的通过到笔试的150分,对我的打击是相当大的,16年我抱着不过就改行的心态从一过年就开始复习,然而对于时常会松懈放松的我来说,看了没几天又去玩了,直到技能考前一个月左右才醒悟过来,在网上买了贺银成的技能操作视频,顺利通过技能,之后又由于忙着工作又懈怠,然后到考前一个月才紧起来请了一个月的假拿着大苗的视频每天起早摸黑的啃,最后是提心吊胆的通过了,到了18年,一开年就买了大苗的课程,每天逼着自己跟着学,当然技能考试我还是更相信老贺的,最后技能和笔试都是稳稳的过~~

  执业医师或者是助理医师考试,不管你之前成绩如何,只要是每天按计划、认真复习的同学,相信自己,一定都能稳稳的通过执医考试!对于我这样的学渣而言必须要笨鸟先飞,不然到最后真的是太累~

  1、用书推荐:大苗老师笔试教案,大苗老师5000题,贺银成实践技能应试指南、贺银成历年真题解析、大苗老师随堂笔记,还有考前的模拟卷(我用的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的)

  2、软件(手机app)推荐:医教园执业医师,执考助手掌上题库(强烈推荐,内含历年执医真题,刷题必备),考试酷(里面每周有2场的模拟考试)

  1)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来复习准备,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同学可能喜欢自己看书复习,有的同学喜欢跟着网校的老师学习,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跟风。

  2) 也甭管别人复习多久,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所需的复习时间也必定不同,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复习计划才是明智之举,但切不可临时抱佛脚,这乃兵家大忌,一定一定要提前做好计划。

  想必大家都知道:执医考试分操作考和笔试两部分,只有操作考通过了,才能参加笔试,所以操作考试不容忽视。

  第1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将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的答题模板以及病例分析的诊断公式统一整理后,摘抄到笔记本上,以真题的题干为模板,实际操练后再校对答案。

  这里要注意:1)病史采集考试的时候是直接根据纸质的病史在答题纸上作答,没有线)病历分析的主诊断一定不能错。

  第2站: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知识点比较零散(共36个视频),每项检查每个操作的视频都要过一遍。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的考试方法,假如你是学校统一报名,那么多数情况是流利的口述过程即可;假如你需要自己挂考医院,那情况就比较多变,要想办法摸清你所在考点的考试方法是要在模拟人上实际操作还是仅仅口述就好(我考助理的时候是边说边做,今年考执业的时候只操作不口述);

  第3站:上机考试,包括心肺听诊、心电图、影像读片等,今年的上机题目感觉基本都是新的,所以还是需要掌握考点。 ~~~~强烈推荐一下老贺视频中的心电图口诀,虽然有些拗口,但背下来实用性很强,今年我上机考试得了满分。

  全国范围内,操作考试是在一个时间段(今年就一周的时间)内完成,各省考试时间不同,省内各市同步。那么机会来了,去年江苏省的操作考试时间是比较靠后的,这个时候网上已经有很多“真题”流出,你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地收集“真题”,确认正确答案,做到心中有数(这里昭昭和大苗比较给力,一般第一天考完他们都能整理出“真题”,能搞到这两份拿着背就事半功倍了)。

  三、笔试考试:分两天进行(一般安排在周六、周天),每天两场,每场两个半小时,作答

  150道题目,每题一分,四场考试总分是600分。(今年有的考点已经试行了一年两试以及笔试机考了,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推广到全国)

  1、 熟悉套路却又不被套路。执医考试的试题主要分为临床部分和基础部分。考的知识点繁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一定要有的放矢,做到该拿的分数一分不丢,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第一单元: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免疫、微生物、心理、伦理、卫生法规、预防。

  以上科目的单元分布每年都会有所调整,所以我觉得实际参考意义并不大,贴出来是想让你有个整体的把握。²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第一天的考试,遇到基础题的那一单元,基本都是连蒙带猜的做下来,千万不要因此丧失了信心,因为全国的考生都是一样都不会做,只要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后面的考试会越来越顺利。²

  2、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平时每周挑两份试卷(历年真题最好)练一练,以及格分为标准,看看自己在什么水平,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参考资料和视频要选好,还是那句话: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 《贺银成历年线题》都是是按照不同系统划分,详细讲解每年的考试重难点,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点;

  2) 《大苗笔试教案》这个就相当于教材了,因为我没有最新的教科书,所以选择了这本书。

  3) 《大苗老师随堂笔记》也是按照不同系统划分,每个系统按照不同的疾病来总结,帮助我们抓住重点、把握考点,加深记忆。

  内外妇儿四门重头戏要充分利用参考书和课程视频,按部就班的学习并吃透每个重难点,毕竟这些都是你的“看家本领”。至于说是按照科目还是系统来复习,其实都是可以的,取决于个人喜好与学习能力。

  关于预防、传染病、精神病甚至是伦理、法规等 “小众”科目,我认为没有必要(当然也没那么多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它们的常考点比较局限,充分利用好历年真题足矣,整理出常考的知识点,考前几天突击背诵即可。像心理,伦理,法规这些背一下还是很容易拿分的,切不可放弃,但像生理生化。。。我是放弃了,对于我来说,生理生化必有一挂,太难。。。

  再者就是错题集,错题集,错题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里的错题集不是说把错的题目和选项抄下来,而是记录难掌握、易犯错的知识点(我喜欢直接把试卷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在临考前的一天甚至一个小时一分钟,这本错题集都将是你的“掌中宝”。

  1) 建议选择一位老师为主,其他老师有时间再听,不管你选择跟着哪个老师,重要的是你要用心去学。

  我的回答是:我觉得跟着网校的老师学就可以了,是选择正版亦或是高仿的就视各位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决定了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第一遍认真复习完,第二遍会轻松很多。最后考前冲刺的串讲,我觉得贺银成,昭昭,大苗都讲的蛮好的,今年我看完了大苗和昭昭的串讲,最后老贺的没来得及看完就去考试了。。。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