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书认真实践——读中医好文选第一辑有感

作者:  时间:2018-12-07  热度:

  昨天收到通知,2018年第五届悦读中医活动收集的作品进入复赛的内容已经在网上公示完毕,现在进入投票环节,很是高兴,今天特别将自己的读后感赘述于后,与大家分享。现在刚好在投票期,也非常欢迎大家关注“悦医家服务号“在“悦读中医“投票区搜索“朱瑜琪”进行投票,大美中医,从悦读开始!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其内容博大精深。任何一位中医人都不能离开读书,离开学习。只有认真读书,认真学习,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中医知识海洋里学到真知,找到灵感。

  作为一名从医三十多年的西医骨科大夫,因为有缘能在知天命的年纪转而学习和实践中医,自此便深深地爱上中医。因着基层工作的经历,我较早的开始接触中医、学习中医、应用中医。对于我这个西医出身的学生来说,中医学的内容无论是天人合一的理念、辨证施治的策略,还是术语的表达,都与我原先接受西医教育所形成的认识方法和知识结构等完全不同。但让我真正改变对中医看法的是一次次成功的临床实践,很多患者病情的改善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还多次让患者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每当我按照中医方法治好了一个又一个患者时,深入钻研中医的信心也就更为坚定。随着我对中医认识的不断加深和中医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中医优势在我的日常诊疗活动中呈现明显增长趋势,治疗效果更是令人鼓舞。实际上中医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从认识人体的生理病机,到诊断治疗上的理论都环环相扣,以人为本、协调平衡的养生、治未病的理念与辨证施治的观点,至今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正因为如此,下决心多读一些中医书就是我在最近几年迫切需要完成的一件大事。众所周知,学中医、读经典是必不可少的。对我而言,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这个好的平台,身边既有国医大师,也有全国名老中医,自己科内也有临床多年、经验丰富的中医骨伤大家,临床的跟师学习和临证体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熟读经典、跟师临证实践的同时,处在知识爆炸的当代,每天有数以百计、千计的中医文章发表,如何发现或找到新的佳作,显得十分迷茫。庆幸的是经老师推荐,我读到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医好文选》第一辑,这是一本综合卷,既有“一家言”,也有众多不同的“观点”,还有丰富的“经验”;既有“方药”解析,又有“医史”文话,还有“大家”之言。编辑老师选文以中医临床医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其他相关人员,以提高其综合素养为宗旨。内容以高质量,贴近读者需要为准则,涵盖中医专论、基础理论、方药研究、临床各科、各家学说、名医经验、医史文献、气功与养生等方面,并以方药独到应用心得、疾病有效防治经验为重点。每篇好文还加简要按语,画龙点睛,提示价值所在,使我们在阅读时目的性更强。

  在《中医好文选》第一辑的开篇,我首先读到了黄龙祥老师的《走出中医看中医》,黄老师以其对中医的热爱、感悟和思考,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中医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以“从危机中寻求生机”、“从经验中总结规律”、“从比较中认识自我”、“从阐释中表达自我”的命题中进行分析,“认识人体存在不同的路径,在初始阶段可以走不同的路,但到一定程度之后,两条路径的整合、交融是必然的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如果想继续前进,就会逐渐靠近另一条路径——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从古代中医学来看,在经验、规律、机理三者之间最关键的是“经验”层面,它为现代的研究提供新事实、新思路,是所谓原始性创新的起点,也是今天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起点。以往人们忽略了这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在经验未理清、规律未阐明的情况下,大规模地开展诸如“实质”、“本质”等机理研究,其结果可想而知。”

  王玉川老师的“关于辨证论治之我见”中提出,辩证论治体系有“局限性”,“坚持突出中医特色”的主张是一种“现代迷信”。“辩证论治不是中医的专利”,现代西医学“已具有辨证论治的观念”,“把辩证论治当作是中医学独有的特色来大力鼓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种观点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辩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理解,这种批判性思维是在尊重中医、光大中医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学术,必须有争鸣,才会有所提高。

  刘渡舟老师“小柴胡汤加减方证的应用”,更使我受益匪浅:小柴胡汤虽治在肝胆,但又旁顾脾胃,虽清解邪热,而又培养正气,故应用范围广泛;其治疗发热性疾病是其特长,此时柴胡剂量应大于人参、甘草1倍以上方能奏效,否则达不到治疗作用;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和“不必悉具”要对照来体会,着眼点在于“不必悉具”。这些真知灼见是在大量临证经验体会下总结出来的,对于我等中医毛毛虫的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啊。

  当然,书中的好文章还有很多,诸如“治病要有层次”、“董廷瑶老师运用仲景方心得”、“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不要执死方治活人”等等,我都一一拜读,认真体会,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认真实践,目的只有一个,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中医素养和临床技能,去为更多的群众服务,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阅读这本书,书中精选的文章必有几篇适合你。当然,也希望编辑老师继续筛选出更多好的文章,出版《中医好文选》第二辑、第三辑,更多辑,我们期待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