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点(二十六)

作者:  时间:2018-11-26  热度:

  2018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点(二十六)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图 4-5 指压止血法 4.屈曲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腘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 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 8 字形固定。注意

  图 4-5 指压止血法 4.屈曲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腘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 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 8 字形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同时因此方法令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5.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包括:①橡皮止 血带止血法:常用气囊止血带或长 1m 左右的橡皮管,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 以左手指、示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 2~3 圈,并将橡皮管末 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②绞紧止血法: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 橡皮管,先垫衬垫,再将带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 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图 4-6。 图 4-6 止血带止血法 (三)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法 主要用于四肢及手、足部伤口的包扎及敷料、夹板的固定等。 (1)环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 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 8cm,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 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 (2)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 端呈 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 2/3,末端胶布固定。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 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 (3)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再做螺旋包 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 1/3 或 2/3。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直线,但每次反折不应在伤口与骨隆突处。 (4) “8”字形包扎法 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 节中部环形包扎 2 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 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 如此反复, 呈 “8” 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 每卷与前一卷重叠 2/3, 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 2 卷,胶布固定 (5)人字包扎法 在伤处放上敷料 (干净布块、手绢等) , 肘部、 膝关节做 90 度弯曲, 绷带放在肘部、膝关节、足跟中央,由内向外缠绕一圈以固定敷料,往上绕一圈,遮盖第一 圈的上三分之一,重复 5 次,最后在上臂、大腿、小腿缠绕一圈做固定。 【名师提示】包括:环形包扎法——主要用于腕部和颈部;8 字形包扎法——用于关节 附近的包扎; 螺旋形包扎法——主要用于上肢和大腿; 人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前臂和小腿 等。 2.三角巾包扎法 依据伤口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三角巾包扎方法,常见的有: (1)头顶部伤口:采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 3cm 宽,底边正中放在眉间上 部,顶尖拉向枕部,底边经耳上向后在枕部交叉并压住顶角,再经耳上绕到额部拉紧打结, 顶角向上反折至底边内或用别针固定,见图 4-7。 图 4-7 三角巾帽式包扎法 (2)头顶、面部或枕部伤口: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额前。底边中点打结放在枕部,底 边两角拉紧包住下颌,再绕至枕骨结节下方打结,称为风帽式包扎法。 (3)颜面部较大范围的伤口:采用面具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下颌处,上 提底边罩住头面,拉紧两底角至后枕部交叉,再绕至前额部打结,包扎好后根据伤情在眼、 鼻、口处剪洞。 (4)头、眼、耳处外伤:采用头眼包扎法。三角巾底边打结放在鼻梁上,两底角拉向耳 后下,枕后交叉后绕至前额打结,反折顶角向上固定。 (5)一侧眼球受伤:采用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 4 指宽的带形,将带子的上 1/3 盖住伤眼,下 2/3 从耳下至枕部,再经健侧耳上至前额,压住另一端,最后绕经伤耳上, 枕部至健侧耳上打结。 (6)双眼损伤;采用双眼包扎法。先将带子中部压住一眼,下端从耳后到枕部,经对侧 耳上至前额,压住上端,反折上端斜向下压住另一眼,再绕至耳后、枕部,至对侧耳上打结。 (7)下颌、耳部、前额或颞部伤口:采用下颌带式包扎法。将带巾经双耳或颞部向上, 长端绕顶后在颞部与短端交叉,将二端环绕头部,在对侧颞部打结。 (8)肩部伤口:可用肩部三角巾包扎法、燕尾式包扎法或衣袖肩部包扎法包扎。燕尾式 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式放在伤侧, 向后的角稍大于向前的角, 两底角在伤侧腋下打结, 两燕尾角于颈部交叉,至健侧腋下打结,见图 4-8。 图 4-8 肩部三角巾包扎法 (9)前臂悬吊带:前臂大悬吊带适用于前臂外伤或骨折,方法:将三角巾平展于胸前, 顶角与伤肢肘关节平行,屈曲伤肢,提起三角巾下端,两端在颈后打结,顶尖向胸前外折, 用别针固定。前臂小悬吊带适用于锁骨、肱骨骨折、肩关节损伤和上臂伤,方法:将三角巾 叠成带状。中央放在伤侧前臂的下 1/3,两端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10)胸背部伤口:包括单胸包扎法、胸背部燕尾式包扎法、胸背部双燕尾式包扎法。 (11)腹部伤口:包括腹部兜式包扎法、腹部燕尾式包扎法。 (12)臀部伤口:单臀包扎法。需两条三角巾,将一条三角巾盖住伤臀,顶角朝上,底边 折成两指宽在大腿根部绕成一周作结; 另一三角巾折成带状压住三角巾顶角, 围绕腰部一周 作结,最后将三角巾顶角折回,用别针固定。 (13)四肢肢体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在伤口部环绕肢体包扎。 (14)手(足)部三角巾包扎法:将手或足放在三角巾上,与底边垂直,反折三角巾顶角至 手或足背,底边缠绕打结。 3.四头带包扎法 主要用于鼻部、下颌、前额及后头部的创伤。 4.毛巾、被单、衣服包扎 操作方法同前。 5.特殊损伤的包扎 (1)开放性颅脑损伤: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用敷料或其他的干净布类做成大于 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组 织。 (2)开放性气胸:如胸部外伤伴有气胸,对较小的伤口采用紧密包扎,阻断气体从伤口 进出。可先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再用纱布垫或毛巾垫加压包扎。对伤口较大或胸壁缺损 较多,可用葫芦形纱布填塞压迫。先用一块双侧凡士林纱布经伤口填塞胸腔内,再在其中心 部位填塞干纱布,外加敷料,用胶布粘贴加压固定。 (3)肋骨骨折:胸部外伤伴有多发肋骨骨折,可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伤侧,以遏制 胸壁浮动,必要时可将伤员侧卧在伤侧。单根肋骨骨折可用宽胶布固定:用胶布 3~4 条, 每条宽 7~8cm,长度为胸廓周径的 2/3,在患者最大呼气末时固定,从健侧肩胛下向前至 健侧锁骨中线)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 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 如自行还纳还需特别注明。 (5)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脱出的内脏不能还纳,包扎时屈曲双腿,放松腹肌,将脱出 的内脏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干净饭碗、木勺等凹形物扣上,或用纱布、布卷、毛巾等 做成圆圈状,以保护内脏,再包扎固定。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