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之体格检查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间接法测量血压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考生操作:测血压 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被检者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间接法测量血压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考生操作:测血压 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被检者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充气皮管向下、向上均可) ,其下缘在肘窝以上 约2~3cm。 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至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 后,缓慢放气并双眼平视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收缩压、舒张压。 C、查体结束爱伤意识。 D、考生向考官报告刚才测得实际血压读数(先报收缩压再报舒张压) 眼球运动,间接、直接对光反射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 B、检查者执目标物(如棉签或笔尖或示指尖) ,于受检查者眼前 30~40cm,告 知被检查者头不要转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被检者左、左上、左 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C、直接对光反射检查: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双眼瞳 孔都检查。 间接对光反射: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恢 复原来大小。双眼瞳孔都检查。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免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 接对光反射。 D、检查结束后应说的话。 颈部淋巴结检查、腋窝淋巴结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 B、一般应站在被检查者后面,边检查边告知被检者正确体位、姿势。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检查者先将自己的双手揉擦暖和,然后将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 动触诊。 检查顺序正确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前 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 (如顺序不对,无规律的触摸,不能得分) 。 C、腋窝淋巴结检查方法正确 告知被检者的体位和姿势正确。请被检者坐下,考生面对被检查者。 检查手法正确检查者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手腕,将其前臂外展,再以右手触诊 被检查者左侧腋窝的5组淋巴结,另一侧腋窝则相反,检查者以右手握着被检查 者右手腕,将其前臂外展,以左手检查右侧腋窝触摸5组淋巴结检查腋窝两侧由 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腋窝淋巴结检查顺序: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和外侧群)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 甲状腺触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 B、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 ,从胸骨上 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被检者作吞咽动 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 C、甲状腺侧叶触诊: 前面触诊:检查者用一手拇指施压于被检查者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 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 肌前缘触诊,嘱被检查者配合做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 以判断甲状腺大小、有无结节和震颤,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注意在 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 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 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 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嘱被检查者作吞咽动作的应扣分) 。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 气管位置检查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 B、使被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检查者将一手 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 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 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两侧胸锁乳突 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C、检查结束爱伤意识。 乳房触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 B、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臂放松平放于身体两侧,可以用一小枕头垫高肩部有 助于检查; 检查者首先将自己双手对搓使之暖和,然后将一手的手掌和手指平置在乳房上, 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进行触诊。 C、触诊顺序正确: l 先由健侧乳房开始,后检查患侧,结合本病例,应先检查左侧乳房,后检查 右侧乳房(若左、右次序颠倒,则不能得分! ) l 检查左侧乳房时,由外上象限开始,然后顺时针方向进行由浅入深触诊,直 至四个象限检查完毕为止,最后触诊乳头;以同样方式检查右侧乳房,但沿逆 时针方向进行(左、右或顺、逆方向相反则不能得分) D、检查结束后爱伤意识。 前胸(正面观) ,主要人为划分标志线或自然陷窝,胸部直接扣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 B、 (正面观) :锁骨上、下窝,胸骨上窝及腹上角。人为划分标志线:前正中线, 胸骨线,胸骨旁线,锁骨中线。 C、手法正确: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胸壁进行扣击 扣诊顺序正确先检查前胸其次检查侧胸壁最后叩诊背部。自上而下,内外、 左右对比。 D、检查结束后爱伤意识。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胸廓扩张度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 B、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检查: 检查者先将自己的双手对搓使之暖和,然后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方的前侧 部,左右手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的对称部位, 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两侧前壁,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运动,观察比较两手 的动度是否一致,以此对比患者呼吸时两侧胸廓进展度 ②后胸廓扩张度的检查: 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十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 皮肤向中线轻推,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运动,在吸气相和呼气相时,观察比较 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C、检查结束后爱伤意识。 语音震颤 A、查体前,爱伤意识。 B、①检查者先将自己的双手对搓使之暖和,然后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或掌面轻 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告知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 长音。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两手交叉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注意有 无增强或减弱。 (男性、成人和消瘦者比女性、儿童和肥胖者为强,前胸上部比 下部强,右上胸比左上胸强。 ) C、考生口述其临床意义 语言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胸膜高度增厚粘连等疾病, 语言震颤增强: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空洞型肺结核,肺 脓肿等疾病。 D、检查结束后爱伤意识。 胸部间接扣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 B、以左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指端为扣诊锤,垂直方向扣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梢指关节。以右腕 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扣击动作要灵活、 短促,富有弹性。扣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在同一部位叩击可连续2~3次。 。 C、顺序正确:从上到下,从前胸到侧胸,最后为背部。 首先检查前胸,嘱被检查者胸部稍向前挺,扣诊由锁骨上窝开始,沿锁骨中线、 腋前线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两侧对比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 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沿腋中线,腋后线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请被检查者坐起告知其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由上至下 进行叩诊,比较两侧叩诊音的变化。 D、检查结束后爱伤意识。 右肺下界移动度叩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以左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 指端为叩诊锤,垂直方向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端指关节,以右腕 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活动,叩击动作要灵活、 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抬起,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2-3下。 C、被检查者取坐位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右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 的位置, 然后告知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 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深吸气时的肺下界的最低点做标记。 当被检查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告知做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 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深呼气时的肺下界的最高点做标记,由此测量出的最 高点与最低点之的距离为肺下界移动度。 (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 。 两肺尖的宽度正常约为5~6cm,肺前界:右肺前界在胸骨线位置,左肺前界在胸 骨旁线肋间隙处。肺下界:平静呼吸时锁骨中线肋间隙,腋中线肋间隙,肩胛线间隙。 )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胸部(肺)的听诊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B、双耳戴上听诊器耳件,右手拇指与中指握住听诊器胸体件,繁密而适度地置 于听诊部位。 (不可隔衣听,隔衣服听诊应扣分) C、听诊的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背部。而且 能注意上下、左右对称部位的对比。 D、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位置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 平以及肺尖前、后部的肺野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均属正常呼吸音。 E、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毛细血管博动征、水冲脉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方法正确 检查操作正确: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 膜) 。 解释正确:典型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床下可见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 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 C、水冲脉检查方法正确 检查操作正确:检查者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触诊。 解释正确: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此系脉压增大所 致。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心脏视诊和心脏听诊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坐位) ,正确暴露胸部。 (例:仰卧位时,上至颈以下, 下至中上腹,两侧至腋中线) 。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先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仔细观察心前区 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范围与位置。 C、心脏听诊(要求在心脏5个听诊区进行听诊操作演示) 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三尖瓣区。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心脏叩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叩诊前,考生将双手搓擦暖和,然后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指, 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板指与肋间平行,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 叩击左手中指(板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 诊时应以腕关节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每 次叩击2-3次。 C、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部至浊音出现,逐个肋间 向上,直至第二肋间;右界叩诊:先扣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 至叩出浊音止,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心尖搏动区触诊、心脏震颤触诊和心包摩擦感触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触诊手法正确考生先将双手搓擦暖和,然后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心 前区,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也 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最强点正确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在锁骨中线内侧或外侧。 C、考生做心脏震颤触诊和心包摩擦感触诊 l 心脏震颤触诊 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l 心包摩擦感触诊 触诊手法正确:用上述触诊手法;正确部位:在胸骨左缘第 3-4肋间触诊,能 说出如何让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者胸前倾位,注意收缩期、呼气末触诊感 觉。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心界叩诊演示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考生将自己的双手搓擦使之暖和,然后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指, 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指板。 C、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被检查者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扣至由清变浊时 作出标记,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记录下来。并测量 其与前正中线距离,右侧自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叩起,方法同上。测量左锁骨中 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其结果应与正常人浊音界基本相符。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参考值) : 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Ⅱ 2-3 2-3Ⅲ 3.5-4.5 3-4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cm)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心脏5个听诊区的名称和位置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指出5个听诊区的名称和位置 讲出听诊区名称 二尖瓣区(又称心尖区) 指出具体位置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正常位于左锁骨中线 肋间处 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肺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 C、听诊演示顺序正确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 尖瓣瓣区。逆时针方向。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心浊音界叩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考生将自己的双手搓擦使之暖和,然后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指, 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指板。 C、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扣至由清变 浊时作出标记,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记录下来。并 测量其与前正中线距离,右侧自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叩起,方法同上。测量左锁 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其结果应与正常人心浊音界基本相符。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参考值) : 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Ⅱ 2-3 2-3Ⅲ 3.5-4.5 3-4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cm)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腹部视诊检查、腹部体表标志及腹部体表有几种分区法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视诊方法正确;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首先检查者俯瞰正视全腹,视诊顺序自上腹部至下 腹部视诊全腹,然后视线处于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自侧面沿切线方向观 察。 C、在人体上指点体表标志及口述几种分区法 l 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韧 带、脐; l 分区法:4区法、9区法、7区法;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腹浅部触诊和腹部包块触诊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腹部触诊(浅部触诊) l 检查手法正确; 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检查者应将手温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 、指甲短, 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 适应片刻,检查者此刻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 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 开腹壁,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 l 腹部触诊检查顺序正确; 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疼痛部位 C、腹部包块触诊 l 深部滑行触诊法 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触向腹腔包块,并在其上做上下左右滑行触摸 l 双手触诊法 将左手置于被检查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部位向右手方向推动,以有助于右手 触诊。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腹浅部触诊和液波震颤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腹部触诊(浅部触诊) l 检查手法正确; 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检查者应将手温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 、指甲短, 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 适应片刻,检查者此刻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 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 开腹壁,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 l 检查顺序正确;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疼痛部位 C、考生做液波震颤触诊演示 考生查体操作:被检查者平卧,双腿屈曲,放松腹肌,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 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稍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 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请另一人的手掌尺侧缘压于腹中线上协助 检查。 。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腹壁紧张度和压痛反跳痛体检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腹壁紧张度触诊 l 检查者手法正确 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检查者应手温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 、指甲短, 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 适应片刻,检查者此刻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 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 开腹壁,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 l 考生口述腹部紧张度增加时触诊感觉 腹膜壁层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 ,使 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反跳痛。 l 考生口述腹部紧张度减低时触诊感觉 手指按压时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性。 C、考生做压痛和反跳痛体检操作 考生查体操作正确: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 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腹 痛骤然加重,并有痛楚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肝脏触诊和做肝上界叩诊、肝上下径测量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B、肝脏触诊 l 单手触诊手法正确 首先将自己双手搓擦暖和,检查者站在其右侧,然后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 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上方,估计肝下缘的下 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 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 缘为止。 l 双手触诊法正确 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手法,而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 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 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触诊的效果。 C、肝上界叩诊及肝上下径测量 l 沿右锁骨中线,由肺区向腹部叩。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l 测量肝上下径:用尺测量肝上界至肝下缘(触诊时触及的肝缘)的垂直距离 (因肝下界与胃、结肠等重叠,很难叩准,故多用触诊确定肝下缘)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胆囊触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单手滑行触诊法 检查者站在其右侧,先将双手搓擦暖和,然后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 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然后随被检查者呼气,手指压向腹 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向上在胆囊点下方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如上腹 部触及包块,应垂直于长轴方向滑行触诊。 C、钩指触诊手法(Murphy 征检查) 检查者左手掌平放在被检查者右胸下部,拇指指腹勾压于胆囊点,告知其缓慢 做深吸气,判断 Murphy 征阳性,突然因疼痛屏住呼吸或是胆囊点压痛.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脾脏触诊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平卧位触诊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先将双手搓擦暖和,然后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 于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左上腹部,与肋 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 C、侧卧位触诊 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请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 用双手触诊法操作:检查者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 脏从背腰部向腹部紧推,右手示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与肋缘大致呈垂 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的力量压腹壁,直至能触到脾缘或左肋缘。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移动性浊音叩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叩诊手法、方法正确 叩诊自腹中部开始,向左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 检查者右侧卧继续叩诊,使板指直至腹的最高点,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 侧时,叩诊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 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C、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腹部听诊和腹部血管杂音听诊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腹部听诊操作演示 l 听诊方法、顺序正确: 应将听诊器体件先暖和,然后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听诊顺序:左至 右,上至下依次听诊。 l 主要听诊部位选择正确 上腹部、脐部、下腹部、脾区听诊、左腹、左下腹、右腹部、右下腹部。 (在做 听诊演示时要指出各听诊部位名称)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C、腹部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听诊。 ①动脉性杂音听诊部位及描述性质正确: 考生能指出在腹中部或腹部一侧,听到收缩期喷射性血管杂音,为动脉性杂音。 ②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及描述性质正确: 考生能在脐周或上腹部做听诊演示,听到连续的啸鸣音,无收缩期与舒张期之 分,常为静脉性杂音。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肱二头肌反射和膝腱反射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肱二头肌反射 l 检查方法正确 被检查者前臂屈曲90度,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被检者肘部肱二头肌腱上,然后 右手持叩诊锤叩击检查者左拇指末端指节,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引出屈肘动作。 l 考生口述反射中枢区域和临床意义。 反射中枢为颈髓反射5-6节。 临床意义:两侧腱反射不对称,是神经损害的重要定位体征。 C、膝腱反射 l 检查方法正确 取坐位检查时(或坐于床边) ,使小腿完全松弛下垂而不着地(仰卧位检查时, 被检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度) ,右手持叩诊锤叩 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可引出小腿伸展。 (两侧检查要对比,只检查一侧扣2分) l 考生口述反射中枢区域和临床意义。 反射中枢为腰髓2-4节。 临床意义:两侧腱反射不对称,是神经损害的重要定位体征。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腹壁反射和颈项强直测试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考生做腹壁反射检查演示 l 检查方法正确 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而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 脐水平及腹股沟上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 收缩,应两侧对称进行检查。 l 考生口述腹壁反射意义。 上、中或下腹壁反射消失(排除肥胖、老年、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情况下) , 分别见于同平面胸髓病损(上:胸髓7-8节,中:胸髓9-10节,下:胸髓11-12 节) 。双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一侧上中下部 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C、考生做颈项强直测试操作 l 检查方法正确 被检查者仰卧,去掉枕头,颈部放松,检查者左手托被检查者枕部,右手置于 前胸上部,以左手力量托起枕部作屈颈动作检查,使颏部接近胸部,重复1-2次。 l 考生口述颈项强直测试意义。 被动屈颈时如抵抗力增强,被检查者下颌不能接近胸部即为颈强直。在除外颈 椎或颈部肌肉局部病变外,即为脑膜刺激征阳性。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脑膜剌激征检查主要有:颈项强直试验、克氏(Kernig)征、布氏(Brudzinski) 征检查等。 颈强直试验和布氏(Brudzinski)征测试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颈强直试验 l 检查方法正确 检查者左手托被检查者枕部,右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前,左手作屈颈检查,重复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1-2次。 l 考生口述何为阳性及临床意义。 当使被检者被动屈颈时, 如颈部抵抗力增强, 即为颈部阻力增高或称颈强直 (1.5 分) 。在除外颈椎或颈部肌肉局部病变后即可认为脑膜刺激征阳性(1.5分) 。 C、布氏(Brudzinski)征测试 l 检查方法正确 被检查者仰卧(去掉枕头) ,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在右侧,右手置于被检查者胸 前,左手托起其枕部,作头部前屈动作时,观察双膝关节和髋关节是否同时屈 曲。 l 考生口述何为阳性及临床意义。 当头部被动前屈时,双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屈曲为阳性。提示脑膜炎、蛛网膜 下腔出血和颅压升高等。 D、检查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颈强直试验和克氏(Kernig)征测试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颈强直试验 l 检查方法正确 被检查者去枕仰卧,颈部放松,检查者左手托被检查者枕部,右手置于被检查 者胸前,左手作屈颈检查。 l 考生口述何为阳性。 当使被检者被动屈颈时,如颈部抵抗力增强,即为颈部阻力增高或称颈强直。 在除外颈椎或颈部肌肉局部病变后,即可认为有脑膜刺激征。 C、克氏(Kernig)征测试 l 检查方法正确 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抬起被检查者一侧下肢,使髋关节屈成直角后,当膝关 节也在近乎直角状态下,检查者左手按住其膝关节,右手将被检查者小腿屈伸 活动数次后,抬高小腿.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l 考生口述何为阳性。 正常人膝关节伸膝可达135度以上,若伸膝受阻,屈肌痉挛或疼痛为阳性。 (注: 若只检查一侧,漏了另一侧应叩分)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锥体束病理反射:巴氏(Babinski)征、Oppenheim 征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巴氏(Babinski)征 l 检查方法正确 用钝头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 l 考生口述阳性反应特征。 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注:若只检查一侧足底,遗漏另一侧应叩分) C、Oppenheim 征测试 l 检查方法正确 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小腿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并观察足趾位 置变化。 l 考生口述阳性反应特征。 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注:若只检查一侧小腿,遗漏另一侧应叩分) 。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膀胱叩诊和肋脊角叩击痛检查 A、查体前,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 B、膀胱叩诊 l 叩诊手法正确 医师考试——体格检查 考生先暖和双手,然后以右手触诊下腹部有无饱满感,然后以左手中指第二指 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腹部体表接触;右手手指自然弯曲, 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腹部体表垂直。叩诊 时右手应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 叩击后右手应立即抬起。 l 叩诊操作正确。 一般以腹中线自脐下开始,扳指与腹中线垂直,叩诊逐渐向耻骨上方移动(边 叩边移) ,直至鼓音转为浊音,即可能为充盈膀胱之上界,下腹两侧依同法叩诊。 采取措施排尿后再做叩诊检查,如浊音区转为鼓音则肯定为尿储留所致膀胱增 大。 C、脊肋角叩击痛操作 l 被检查者体位、肋脊点选择正确 嘱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肋脊点选择正确:第十二肋与脊柱夹角的顶点。 l 叩击操作正确。 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被检查者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的力量叩 击左手背,每叩1-2下,停一停,重复2-3次,同时问被检查者感觉,两侧均叩, 进行对比。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态度、语言(告知)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