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贫血 | 2.缺铁性贫血 | (6)诊断(新加内容) |
| 3.再生障碍性贫血 | (4)诊断(新加内容) | |
| (二)白血病 |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2)实验室检查(新加内容) |
|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 (2)WHO分型及临床表现(新加内容) | |
| (3)实验室检查(新加内容) | ||
| (5)治疗(新加内容)医学教 育网 | ||
| (三)淋巴瘤 | (4)诊断与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 (四)出血性疾病 | 1.概述 | (1)正常止血、凝血、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新加内容) |
| 2.过敏性紫癜 | (2)发病机制(新加内容) | |
| (3)实验室检查(新加内容) | ||
|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1)病因和发病机制(新加内容) | |
| (2)临床表现(新加内容) | ||
| (3)实验室检查(新加内容) | ||
|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4)实验室检查(新加内容) | |
| (5)诊断与鉴别诊断(新加内容) | ||
| (6)治疗原则、肝素应用指证(修改) | ||
| (六)输血 | 1.概论 | (1)安全输血面临的挑战(新加内容)(新加内容) |
| (2)全球血液安全战略(新加内容) | ||
| 2.合理输血 | (1)输入血液成分的优点(新加内容) | |
| (2)常用血液成分特性(新加内容) | ||
| (5)血液保护(新加内容) | ||
| 3.安全输血 | (1)输血不良反应(新加内容) | |
| (2)输血基本程序(新加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