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  时间:2018-08-01  热度:

  低温治疗是指身体核心部位(肺动脉、食道、膀胱、直肠等)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的治疗,已有可靠临床试验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具有脑作用。目前的低温目标温度为℃。低温治疗以及抗寒战药物(镇痛剂、镇静剂和肌松剂)应用均对神经系统活动有所影响。因此,对低温治疗患者的评估时间和评估价值需重新确认。

  临床征象(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肌阵挛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全面模式、爆发模式、持续痫样放电、无反应性)和神经生物化学标志物(NSE在48 h≥81.8μg/L或72 h≥78.9μg/L,S-100B在48 h≥0.3μg/L)只有在复温后才能作为预测不良预后的指标(推荐,Ⅰ级)。GCS运动评分≤2分在复温后可作为预测不良预后的指标(B级推荐,Ⅰ级)。

  GCS运动评分≤2分和肌阵挛癫痫持续状态即使在复温后仍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因此,下结论需慎重(推荐,Ⅰ级)。

  展望心肺复苏后昏迷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自从有了脑损伤的评估技术,医疗决策就变得更加容易。目前,虽然各项评估技术尚存在不足,但随着评估技术和评估方法的改进,评估结果将具备更高的度和度,为临床医师提供医疗决策和治疗指导的参考依据。

  专家委员会委员(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曹秉振、崔丽英、丁里、韩杰、胡颖红、黄卫、黄旭升、贾建平、江文、李力、李连弟、萍、刘祎菲、卢洁、倪俊、牛小媛、潘速跃、彭斌、蒲传强、石向群、宿英英、谭红、田飞、田林郁、王芙蓉、王学峰、平、吴永明、杨渝、袁军、张乐、张猛、张旭、张艳、周东、朱沂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