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该不该停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

作者:  时间:2018-07-24  热度:

  接受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出现下消化道出血(LGIB)的患者再出血的程度增加。近期发表于上的研究比较了发生下消化道出血且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或者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的患者,以及在出血过程中停用这些药物的影响。

  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来自英国143家医院的2528例成年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917例服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1218例未服用这两种药物。

  他们收集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干预措施或药物使用情况、转归、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再入院情况。再出血被定义为额外的输血需求和/或24小时临床稳定后红细胞压积减少≥20%。

  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了药物与下消化道再出血、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此外,还分析了停止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再出血率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与未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组相比,接受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有较高的住院期间再出血的(单药治疗的风险比[HR],3.57;95%CI,1.13-11.28;n=504;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风险比,5.3;95%CI,1.56-18.54;n=79)。与那些住院期间继续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相比,停用这些药物不到5天的患者并没有表现出更低的风险(HR,0.98;95%CI,0.45-2.17)。接受抗血小板药物、口服抗凝药物或华法林的患者之间风险调整后的死亡率没有差异。心血管事件太少,无法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因此,研究者的结论是,在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三类药物中只有抗血小板药物与再出血风险增加相关。入院时停止抗血小板药物并不会使再出血的风险减少。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