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类文章一直是颇受大家喜爱的一种形式,比起教科书式的,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病例显然更为有趣。通过让读者跟随作者的思,一点点抽丝剥茧,在获取诊治知识的同时,也能让大家的临床思维得到锻炼。2017年,神经科都发表了哪些经典的病例呢?一起来看看此类文章的年度榜单吧!
脑卒中的诊治要点相信不少医生都已经熟稔于心,但是一些临床上出现的诊治雷区,仍然让人防不胜防。本文便介绍了3个这样的“坑”,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以后大家在遇到这种诊治雷区时都能成功避开。
TIA和轻型缺血性卒中都会引起局部脑缺血,导致患者出现短暂或轻微的临床症状。由于2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前的几小时到几天都会发生TIA,并且绝大多数TIA后的卒中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早期识别并进行干预非常关键。本文列出了3种各具特点的TIA患者,遇到这些各异的情况,你都会处理吗?
同样是关于TIA的一篇文章。在孤立性眩晕的患者中,有10%~20%的病因为椎基底动脉缺血。伴或不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眩晕是后循环TIA的最常见症状,并且此类患者后期发生卒中的风险也较高。因此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正确识别表现为孤立性头晕的TIA,并进行早期评估与干预,降低卒中风险常重要的。通过这篇文章,一起来学习一下。
头晕的临床诊断一直是一个让临床医生也感到“头晕”的老问题。常见的头晕原因包括周围前庭性疾病和中枢性病因,两者的鉴别是需要临床医生熟练掌握的。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引起头晕、眩晕和晕厥症状的病因容易被忽视——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科疾病,且年轻患者相对多发,尽管在过去的数十年来,该疾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有5%~10%左右,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本文以病例做引,并通过流程图的形式总结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治要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临床医生诊治用药5-羟色胺综合征(SS)是由血清素能药引起的一种药物的医源性综合征。一些5-羟色胺能药物可用于治疗头痛,因此,头痛患者存在发生SS的可能性。本文报道了两名头痛的SS患者,在此与大家分享,以提高医生对SS的认识。
单侧下运动神经元性面神经,最常见的原因便是特发性面神经(Bell)。然而,最初表现为单侧面神经的患者一旦另一侧也出现了,或者又出现了其他症状,临床医生应当有所。本文介绍了一例以面神经起病的患者,历经几番周折终于明确了诊断。通过几个问题,一起来跟随作者的思,攻克这一病例吧。
近日,Neurology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例突发下肢瘫痪、感觉的病例。文章层层深入、逐步解析,最终找出了,其中的临床思维十分值得学习,在此与大家共享。
梅奥诊所于BMJ子刊发布了一篇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以眶周疼痛为首发症状,病情不断进展,在11个月间接连出现头痛、TIA、蛛网膜下腔出血,最终死亡。回顾患者的整个就诊过程,病因并非无据可查,影像学资料也留下了诸多线索。看看这个病例,一起来思考一下患者的真实病因吧。
随着关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越发深入,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充分,许多临床医生开始对这类疾病产生了浓厚兴趣。NEJM上发表的一篇报道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一例病例进行了回顾,强调了肿瘤是抗NMDA受体脑炎的相关因素之一,并介绍了该疾病的诊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