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心血管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即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很多研究也均,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存在明确的关联。
一项学者在3428位男士中进行的研究显示,身心俱疲可导致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其危害等同于高胆固醇血症,可促成15%的心血管死亡。
还有研究对患者提问:“在过去一个月中你是否感到非常、无助、无希望,或感到你有太多的问题,使你怀疑有什么事情还值得去做?”结果发现,回答“有”者比回答“无”者冠心病发病度高1倍。
现代人的压力源于生活现实,但更多的是膨胀的与现实的差距。看到别人拿着高薪、住着大房子、开着名车,一种不平衡感油然而生。
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的社会现象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流行病。膨胀的和的现实急剧增加了现代人的压力,将其细化就是,赚钱要趁早、出名要趁早、要趁早,相互攀比你追我赶的社会已然形成。如此大的压力让一些中国人等不及,更让一些人变得浮躁、焦虑、暴躁。
而要纾解中国人的压力,一方面应该疏浚社会上升渠道,重塑公平,给更多人以希望;同时也需要每个人压缩膨胀的,关注与心灵的满足,不能舍本逐末,让沟壑难填的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