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8岁以上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1.6%,患病率已经超过美国。中国的糖尿病患者高达1.1亿人,患病总人数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的世界卫生日刊文称:“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是中国首要的健康,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占1030万死亡总数的80%,占中国总疾病负担的70%。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每年导致近100万人死亡;令人担忧的是,其中近40%的死亡为过早死亡。”
一项糖尿病国际研究显示,52%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而糖尿病血管疾病的高发,不仅仅是因为高血糖,更重要的是同时合并有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抽烟等四大心血管因素,也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四大“”。
据统计,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血糖高者占28%,高血糖+高血压者占30%,高血糖+高脂血症者占12%,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者占30%。与单纯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比例更高。
所以说,糖尿病人仅仅控制血糖达标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因素同时控制达标,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平均每下降6mmHg,就可以使心血管死亡率下降18%,冠心病发生率下降14%,脑血管病发生率下降6%,肾病发生率下降21%。降压可让糖尿病患者显著获益。
指南明确,糖尿病人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首选普利类或者沙坦类降压药,同时和地平类(钙拮抗剂)、利尿剂等降压药联合使用。
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而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是血管的“清道夫”。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的首要目标。
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为:已经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者应将至1.8mmol/L以下,合并有心血管风险因素者应降至2.6mmol/L以下。
对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无论血脂水平如何,都应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启动他汀类降脂药治疗。
据统计,58%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超重(BMI≥24)或者肥胖(BMI≥28)。
研究发现,减少体重的5-10%,可以使血压降低5-20mmHg,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血脂也有改善。
烟草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不再赘述。戒烟、戒烟、戒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总而言之,对待糖尿病,应树立“糖尿病管理”的,应由“降糖为主”调整为“综合管理”为主,全面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重因素,降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并重,从而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