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头痛的治疗方面,非甾体抗炎药(NSAID)和曲坦类都是应用十分广泛的药物,临床上可能也会有联用两种药物的情况。不过,这两种药物同时使用,会不会造成更高的心血管风险呢?来自意大利的学者在近期Headache的读者来信版块探讨了这一问题,或许可以为临床医生带来一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便一直缺乏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新型偏头痛治疗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聚焦于5HT-1F受体激动剂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可能是一种具有前景的药物,但由于其副作用问题,能否上市为人所用仍未可知,至少短时间内,这类药物不会很快出现在临床上。
因此,基于现有的一些药物,人们开始考虑联合使用不同药理学类别、通过不同机制起效的药进行偏头痛治疗,特别甾体抗炎药(NSAID)和曲坦类药物的联用,目前被人们假设为一种有效的药物组合。
当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舒马曲坦和萘普生钠联用,以及夫罗曲坦和右酮洛芬联用上。另外还有一些报告尝试了利扎曲坦、佐米曲坦、舒马曲坦与罗非昔布和托芬那酸的组合,以及萘普生和利扎曲坦的组合。从研究的结果上看,这些组合用药的功效似乎优于单一用药。因此,根据上述研究的报告,有人当单一用药治疗无效时,采用曲坦类药物和NSAID联合治疗以控制偏头痛发作。
在一些国家,舒马曲坦-萘普生钠是唯一一种获批的复方制剂,而在这种复方制剂不可用的地方,则是凭经验来联合使用曲坦类药物和NSAID。不过,舒马曲坦-萘普生钠复方制剂似乎比联用两种单一制剂更为有效。此外,经验性组合用药不仅限于舒马曲坦和萘普生之间,其他不同之间的联合用药也可出现。
根据最近一项荟萃分析的结果,心肌梗死的风险似乎与特定的COX-2剂和非性NSAID的使用(包括萘普生)有关,而萘普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在既往的出版物中并没有得到明确评估。另一方面,也有研究的结论与这些较早的研究相反,认为萘普生似乎与低心血管风险有关。
曲坦类药物由于众所周知的血管收缩活性,在存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是禁用的,而NSAID类药物也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增加了心肌的潜在风险。那么,对于那些没有缺血性心脏病史的患者来说,联用NSAID和曲坦类药物,是否是一项因素呢?
在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时,药物的剂量比单一剂量要少。然而,药物对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不仅仅通过剂量来体现,还要结合两种药物的药理活性来考虑。目前为止,尚无研究显示曲坦类-NSAID复方制剂带来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
此外,虽然NSAID类药物同属一个类别,但由于每种药物具有独特的药理学特性,不同药物导致的不良事件也有所不同。例如,吲哚美辛具有特殊的血管收缩作用,这种特性可能会使其与曲坦类药物产生的联系。
现有的相关研究和文献资料相当有限,对这些有限的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上述提到的NSAID和曲坦类药物的组合似乎不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然而,由于缺乏具体的文献,也有一些事情有待进一步明确:
② 长时间联用NSAID和曲坦类药物,是否存在可能比单治疗方法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可能性;
针对这一问题,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了解临床医生们意见的过程是很有趣的。不过为了能够明确真实的风险,确定每种单一用药的日常剂量,并且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组合,这一点还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和病例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