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教你骨质疏松症诊断

作者:  时间:2018-06-19  热度: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脆性骨折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一般以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以及(或者)发生脆性骨折等为依据,发生脆性骨折即可诊断为骨折疏松。

  鉴别原发性、继发性、或特发性骨折疏松,可参考年龄、性别、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生物化学指标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及治疗评估。

  目前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四肢DXA和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

  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检查采用T值进行诊断,其测量的T值是将受试者的骨密度值与正常参考人群平均峰值骨密度和标准差比较。

  WHO推荐,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使用DXA测量股骨颈骨密度,参照白种人年轻女性峰值骨量减少2.5标准差(-2.5SD)及以上,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由于黄种人峰值骨量低于白种人等原因,国内也推荐使用低于2标准差(-2.0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

  定量CT骨密度测量QCT骨密度测量是在临床CT基础上加QCT专用体模和分析软件对人体骨密度进行测量的方法。

  采用DXA或QCT检测骨密度,不仅用于骨质疏松诊断,也用于病情随访、疗效评价及体检。一般间隔时间为一年,病情发生变化或为调整治疗方案可半年复查一次。骨代谢的各种生化指标变化,可以三个月复查一次。

  2.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2015,8(3):189-195.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